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 > 正文
信息類型:
信息標題:關注甘草種子每一斤價格貨到付款
發布時間:2017/05/20 15:51:28
信息編碼:5128990679.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1.1 處理時間:
當年采收的種子,晾干表皮后即可進行催芽處理,前期在室外種子催芽棚,后期在室內用木箱進行,當種子裂口達90%以上,90%的人參種子的胚率達80%以上,需進行生理后熟,完成生理后熟后,及時凍藏,待春播時取出播種。
1.2 處理方法:
1.2.1 箱槽規格
1.2.1.1 內框:用2-3?厚木板制框,框高40?,寬100—200?,長度根據種子數量和場地而定。
1.2.1.2 外框:用同樣厚度木板制成外框,四周距內框15?,中間填土,也可不用外框,在內框外緣培土踏實,用磚砌成同樣的箱槽也可,少量種子可用木箱催芽。
1.2.2 催芽場地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場地,疏松地面整平踏實;按箱槽規格要求,在整平的地面上,設置好催芽箱槽。
1.2.3 裝箱
1.2.3.1 裝箱前干種子用冷水浸泡24小時,水籽用赤霉素100?/?水浸泡20小時,撈出晾至表皮附水,用殺菌劑(低毒農藥)拌種消毒。
1.2.3.2 催芽基質,可用腐殖土與河沙(必須過篩)混合料,腐殖土:河沙=2:1。
1.2.3.3 箱底先鋪5?基質,然后裝基質與種子(3:1)混合物,上層再覆蓋10?基質,調好溫度。
1.2.4 催芽管理
1.2.4.1 架設一個透光不透雨的棚,陽口向北,場地周圍挖好排水溝,防止雨水浸入催芽槽。
1.2.4.2 催芽前期每隔10-15天倒種一次,催芽后期每隔7天倒種一次,倒種時挑出發霉種子。
1.2.4.3 倒種方法:將與基質混合的種子從箱槽取出,放在平坦的平地上充分翻倒挑出霉爛的種子,倒籽時調整基質含水量。
1.2.4.4 用純沙催芽,兩次倒種間要注意調節基質度,防止出現過濕,過干現象,用混合土催芽濕度為20%-30%,用純腐殖土催土催芽基質濕度為30%-40%,裂口基質濕度應保持低限水平。
1.2.4.5 催芽前期基質溫度應18-20℃,不能超過25℃,超過25℃種子易發生霉爛,催芽后期既種子裂口基質溫度保持13-15℃為宜。
1.3 催芽指標
種子裂口率達90%以上,90%的種子胚長達到胚乳長的80%以上。
1.4 催芽種子的貯藏
達到催芽指標的種子,當年不能秋播,搞好越冬貯藏,貯藏期間先通過生理后熟(溫度為0-5℃),然后凍存,播種前不能化凍。
2. 隔年種子催芽處理
2.1 處理時間:一般在6月底前進行催芽,多在室外進行,8月下旬參籽裂口,9月末種胚完成形態發育。即可在當年秋天播種。
2.2 處理方法:
2.2.1 箱槽規格
2.2.1.1 內框:用2~3?厚板制框,框高40?,寬90~100?,長度根據種子數量和場地而定。
2.2.1.2 外框:用同樣厚度木板制成外框,四周距內框15?,中間填土。也可不用外框,在內框外緣培土踏實,用磚砌成同樣的箱槽也可,少量種子可用木箱催芽。
2.2.2 催芽場地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的場地,疏松地面整平踏實;按箱槽規格要求,在整平的地面上,設置好催芽箱槽。
2.2.3 裝箱
2.2.3.1 裝箱前干種子用冷水浸泡24小時,水籽用赤霉素100?/?水溶液浸泡20小時,撈出晾至表皮附水,用殺菌劑(低毒農藥)拌種消毒。
2.2.3.2 催芽基質,可用腐殖土,河沙(必須過篩)或腐殖土:河沙2:1的混合土催芽。
2.2.3.3 箱底先鋪5?基質,然后裝基質與種子(3:1)混合物,上層再覆蓋10?基質,調好溫度。
2.2.4 催芽管理
2.2.4.1 架設一個透光不透雨的棚,陽口向北,場地周圍挖好排水溝,防止雨水浸入催芽槽。
2.2.4.2 裂口前期每隔10~15天倒種一次,裂口后期每隔7天倒種一次,倒種時挑出發霉種子。
2.2.4.3 用純沙催芽,兩次倒種間要注意調節基質度,防止出現過濕,過干現象,用混合土催芽,基質溫度為20%~30%,用純腐殖土催土催芽基質溫度為30%~40%,裂口基質溫度應保持低限水平。
2.2.4.3 裂口前期保持基質溫度15~20℃,后期保持13~15℃,。
2.3 催芽指標
2.4 催芽種子的貯藏
達到催芽指標的種子,當年不能秋播,搞好越冬貯藏,貯藏期間先通過生理后熟(溫度為0~5℃),然后凍存,播種前不能化凍。
以上信息由范道青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張小姐(百度力薦誠信商家)(女)
聯系電話:0527-83533616
手機號碼:15151132222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江蘇宿遷龍廟鎮向陽路24號
郵政編碼:223642
電子郵箱:594459879@qq.com
信息標題:關注甘草種子每一斤價格貨到付款
低容量噴霧法 單位面積上在施藥量不變的情況下,將農藥原液稍加水稀釋后噴霧。添加水量相當于常規噴霧技術的1/5~1/10。具體方法是將常規噴霧機具的大孔徑噴片換成孔徑0.3毫米的小孔徑噴片即可。這樣可減少農藥流失,節約大量用水,顯著提高防治效果。 靜電噴霧法 在噴藥機具上安裝高壓靜電發生裝置,使帶電噴施的藥液霧滴在作物葉片表面沉積量大幅增加,農藥的有效利用率可達90%~95%。 膠囊化施藥法 比較適用于水田。只需把加工好的藥丸均勻地撒施于田中便可,比常規施藥法可提高工效十幾倍,而且沒有農藥漂移現象。 循環噴霧法 在常規噴霧部件相對的一側加裝藥物回流裝置。把沒有沉積在靶標植物上的藥液收集后抽回到藥箱內,使農藥能循環利用,可大幅提高有效利用率。 藥輥涂抹法 主要適用于防治內吸性除草劑。藥液通過一種利用能吸收藥液的泡沫材料做成的摸藥溢筒從藥輥表面滲出,藥輥只需接觸到雜草上部的葉片即可奏效。幾乎可使藥劑全部施在靶標植物表面,不會發生藥液拋灑和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