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技術合作 > > 正文
信息類型:技術合作
信息標題:黔東南睡蓮種子什么時候播種
發布時間:2017/05/01 07:22:14
信息編碼:2214896194.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肉用雛雞相對生長發育較快,對營養要求高,幼雛期間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因此,要給予精心照料,稍有疏忽,就會發生各種疾病而死亡,生產中,必須采取預防措施,降低損失。
1、嚴格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免疫。大群密閉飼養的雛雞,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馬立克氏病、雞新城疫、雞法氏囊、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這些傳染病一旦傳染開來,就很難控制,將會導致整個雞群乃至雞場的毀滅性損失。因此,應本著預防為主的方針,必須按免疫程序進行主動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據本場或本區病源微生物種類不同而異。若引進雞苗時,須向供種單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當地沒有某種傳染病流行,應暫不接種此種疫苗,以免因接種疫苗而污染了這個地區,只有有過這種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2、及時進行藥物預防。有關統計資料表明,雞白痢是造成雛雞死亡的原因之首,球蟲病也是育雛期間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此兩病癥的流行病學,在3周齡以前的飼料中應添加抗菌藥物。可在飼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和0.04%的痢特靈,以預防白痢病的發生。15日齡后就應該預防球蟲病,尤其在飼養密度大、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必須用藥物預防,可在飼料中添加30— 60ppm的氯苯胍等藥物。所用藥物一定要稱量準確、攪拌均勻,以免藥物中毒,而且一種治球蟲藥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換一次新藥,防止產生耐藥性。
3、防止溫濕度急驟變化和通氣不良。若育雛時保溫不好,用溫偏低,則雛雞較長時間內難以維持體溫平衡,嚴重者可凍死。若室內溫度過高,偶爾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也容易發生感冒;室內空氣污濁,通風換氣不夠;溫度忽高忽低,急劇變化;使用潮濕、污染的墊料和霉變的飼料;這些常常是導致幼雛肺炎的原因;有的強調保溫,空氣不流通,導致悶死;有的用高功率燈炮供溫,因濕度過高而熱死;溫度過高、濕度不夠可導致雛雞脫水,腳爪干癟。這都是由于沒有調節好育雛室內的溫度、濕度和空氣的緣故,造成育雛環境惡劣,給雛雞帶來生長遲滯、死亡的后果。以上幾個因素中,溫度最為重要,育雛期所采用的溫度,隨季節、氣候、育雛器種類、雛雞體質、日齡等情況靈活掌握,在保持育雛舍溫度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通風換氣,但切忌賊風和穿堂風,避免風直接吹到雛雞身上。濕度對雛雞的生長發育關系很大,頭10天,室內相對濕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
4、供給全價平衡飼料,預防營養性疾病。飼料品種單一,某些營養成分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種營養缺乏癥。如玉米中含鈣少,磷也不足,長期使用這種飼料幼雛會發生骨骼畸形、體質減弱;維生素D缺乏,則容易引起發育不良,喙和骨軟弱且易彎曲,腳腿軟弱無力或變形;硒和維生素E缺乏時,患白肌病,我國許多地方土壤缺硒,這些地區生產的飼料中也缺硒,因此,必須注意在飼料中添加硒的化合物。營養缺乏疾病如果不采取治療措施,會引起大批死亡。所以,凡有條件的地區和飼養場,按飼養標準供給優質全價平衡日糧,如條件限制,則應多種飼料混合飼喂,使營養得到互補。
5、嚴格消毒,預防臍部感染。孵化室、育雛室、種蛋及各種用具消毒不嚴,使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通過閉合不好的臍孔侵入卵黃囊感染發炎引起臍炎,因此,用福爾馬林熏蒸的辦法對孵化室、育雛室、種蛋及各種用具進行消毒。另外,對大肚臍雞要單獨隔開,用高于正常雞體溫2—3攝氏度的室溫精心護理,且在飼料中添加治療量的抗菌藥物,通過加強飼養管理來降低此病的死亡率。
6、適時“開飲”,防止脫水。大批飼養的雛雞,由于運輸時間過久,或是接種疫苗等準備工作,使雛雞“開飲”時間推遲太久;或是喂水時雛雞不會飲水,或飲水器孔堵塞,或飲水器太少,致使飲水不及時,雞體失水過度等引起。雛雞脫水表現為體重減輕、腳爪干癟、抽搐、眼睛下降,最后衰竭、癱瘓而倒斃。剛出殼的雛雞第一件事應是在24 小時內飲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時開始飲水,促使其新成代謝,就不會發生狂飲瀉死和脫水癱斃的現象。外運雛雞應在入舍3小時內飲5%的葡萄糖和0.1%的維生素C溶液,以增強體質,緩解應激,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出。
7、防止中毒死亡。用藥物治療和預防疾病時,計算用藥量一定要準確無誤,劑量過大會造成中毒。在飼料中添加藥物時必須攪拌均勻,應先用少量粉料拌勻,再按規定比例逐步擴大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藥物不能從飲水中給藥,以免藥物沉淀在飲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雛雞攝入量過大。切忌把飼料和農藥放在一起而造成農藥中毒;絕對不能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喂雛雞;搞好室內通風換氣,謹防煤氣中毒。以上這些如有疏忽,都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8、防止聚堆擠壓而死。聚堆擠壓而死,在雛雞階段時有發生,主要是由于:密度過大,而室溫突然降低;搬運時傾斜堆壓,稱重或接種疫苗時聚堆而沒有及時疏散;斷水、斷料時間太長,特別是斷水后再喂時發生的擁擠;突然停電或竄入鼠害等因素引起驚嚇、騷動而聚堆。所以,要按雞舍的面積定飼養量,而且要備足食槽和飲水器。在雛雞階段要進行23小時的光照、1小時黑暗的訓練,使其能適應黑暗環境。
9、加強管理,預防各種惡癖的發生。嚴重的惡癖多發生在3周齡以后,常見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預防的主要措施是在5—9 日齡時斷啄。平時應加強管理,飼養密度不能過大;配合飼料中各種營養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無機鹽和必需氨基酸;光照強度不能過強,時間不能太長。
10、防止獸害。雛雞最大的獸害是老鼠,所以,應該在育雛前統一滅鼠;進出育雛室應隨手關好門窗,門窗最好能用尼龍繩攔好;堵塞室內所有洞口。
綜上所述,雛雞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強飼養人員的責任心,嚴格各項操作規程,搞好育雛的各個環境條件,供給營養全面而平衡的飼料,嚴格防疫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就可能減少雛雞死亡數,提高育雛的成活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以上信息由葛小明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葛先生(男)
聯系電話:15896310366
手機號碼:15896310366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江蘇
郵政編碼:223600
電子郵箱:
信息標題:黔東南睡蓮種子什么時候播種
母牛懷孕后必須精心喂養,做好保胎工作,保證胎兒在母體內正常生長發育,爭取母牛產出的犢牛健康活潑,生活力強。孕牛保胎的具體方法如下。 一、精心喂養 母牛懷孕后,一般表現性情溫馴,行動穩重,食欲旺盛,被毛光亮,容易上膘。懷孕初的1月~2月齡,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若喂給變質、發霉或有毒的飼料,容易引起胚胎早期中毒死亡;母牛的日糧營養不全面,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也可能引起胚胎中途停止發育,所以母牛懷孕初的1月~2月齡的飼養管理是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胎兒所需營養物質必須相對地全面,一般來說母牛可從采食幼嫩青草中得到滿足,但在秋后、冬季和早春,牧地草質粗糙,多數農戶以曬干草和農作物秸稈等粗料補喂母牛,放牧不足,則應適當地補喂精料。母牛懷孕3月齡后,胎兒發育逐漸增快,應逐漸增加精料的飼喂量,可用黃豆40%、玉米30%、大麥20%、小麥10%,用溫水浸泡6小時~8小時,磨成漿,再添加相當于黃豆等飼料總量10%~15%豆餅、 5%~8%糠麩、1%食鹽、3%~5%骨粉,每天給孕牛補喂2次~3次,每次喂給混合精料0.5公斤~2公斤,青年母牛還應適當地增加精料喂量。母牛懷孕6月齡后,孕牛喂料(包括粗料)的總容積不宜過大,應少喂勤添。母牛臨產前兩個月,胎兒增重達到犢牛出生時體重的60%~70%,母牛還要積貯一定量營養物質以備產后哺乳。此階段精料喂量應增加到懷孕前期的兩倍左右,而且飼料要力求新鮮、多樣化,幼嫩的青菜、胡蘿卜等青綠多汁飼料則可多喂。禁止喂給馬鈴薯、酒糟和未經去毒處理的棉籽餅或菜籽餅,禁喂霉爛變質、過冷、酸性過重或摻有毒角、毒草(如鬧陽花、無刺含羞草等)的飼料。母牛產前一個月,應適當控制粗料的喂量,盡可能喂給些質地柔軟的飼料,如氨化或鹽化秸稈、青綠多汁飼料,精料中增加麩皮喂量,以利通腸利便。母牛分娩前10天左右,應根據牛的消化、食欲狀況,減少飼料的喂量。產前2天~3天,母牛體質好,乳房膨脹大并伴有腹下水腫,應減少原日糧1/3~1/2的喂量,以防母牛分娩初期乳量過多和乳汁過濃而引起母牛乳房炎、回乳和犢牛消化不良而下痢;對于比較瘦弱的母牛,若在產前一星期乳房干癟,除減少粗料喂量外,還應適當增加麻餅、豆餅、豆漿或豆渣等富含蛋白質的催乳飼料,以及青綠多汁的輕瀉性飼料,以防母牛產后缺奶。另外,懷孕母牛的飼料和飲水要保持清潔衛生。 二、細心管理 懷孕2月~3月齡時,由于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沒有完全形成、結合,而較易引起流產,因此在放牧時應防止母牛跑跳、急走;懷孕5月~6月齡的母牛應逐漸安排輕役,停止打場等轉圈勞動,盡可能不下水田耕作,以防折傷腹部引起動胎流產。天氣過冷或過熱不要使役;使役時切忌打冷鞭、走陡坡或轉急彎;一般使役 1.5小時~2小時應休息10分鐘~15分鐘,每晝夜保證有16小時~18小時的休息和反芻時間。母牛懷孕最后一個月應停止使役,放牧時切忌把牛趕到過高過陡的山坡或崎嶇不平的山崗處,注意防寒風暴雨侵襲。初產母牛和乳房發育不良的母牛,產前20天左右,可每天早晚用40℃~50℃的溫水熱敷乳房,這樣不僅有利于母牛乳房發育,有利于產后進行人工輔助犢牛哺乳。孕牛圈舍要保持通風干燥,光線充足,并勤除糞便,天天換墊草。母牛進出欄舍要防止擠迫。母牛產前 7天~10天,牛舍應徹底清掃干凈,地面挖換新土,然后用2%~3%燒堿水噴灑消毒,墻壁用20%石灰乳粉刷消毒,牛床上墊以軟短墊草。如母牛產期未到意外地發生胎犢動蕩,腹痛不安,時起時臥,拱腰努責,小便頻繁,陰道內流出粘液或血水等,即為動胎表現產犢癥兆,須緊急治療。其治療方法是:①內服燒酒 250毫升~500毫升,給予輕度麻醉抑制努責和陣縮;②輕癥動胎者,肌肉注射黃體酮10毫升~15毫升;③如因血熱官燥,母牛陰道內流出血水,配合內服苧麻根安胎物,即鮮苧麻根90克、仙鶴草120克、艾葉30克,煎水內服;④呈習慣性流產的母牛,為達到預防和治療目的,可在母牛懷孕5個月后,每隔一月內服一付保胎安全散,即全當歸30克、川芎15克、菟絲子30克、炒白芍15克、川貝母15克、黃芩30克、荊芥9克、原樸12克、艾葉9克、炒枳殼15克、羌活9克、甘草9克、黑杜仲15 克、續斷30克、故紙18克,共為細末,生姜15克為引,同調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