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供應信息 > > 正文
信息類型:供應信息
信息標題:二手出售二手灑水車灑水車
發布時間:2017/06/17 11:20:03
信息編碼:2003181733.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山茶花喜濕潤,經不住夏季的炎熱酷暑。要讓其安全度夏,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遮陰避暑。山茶花葉片受到烈日暴曬后易灼傷,灼傷部位一般在葉緣。因此,夏季每天上午8點至下午5點,應將其置于陰棚下,遮陰物最好用蘆簾,也可用麻袋、草包、麥秸、樹枝等材料。如無陰棚,可放在陰涼通風處,至下午6時,再把花盆移至能接受到夜露的地方。注意每天早晚讓其接受太陽余光的照射,有利于光合作用。 噴水保濕。夏天應勤澆水,盆土保持一定濕度。用手指輕彈盆壁,若發出“當當”脆音,說明盆內缺水;若頂枝及葉片無亮色,說明植株缺水,若出現嫩枝下垂,則說明缺水嚴重。平時可向盆栽茶花的葉面、盆面、盆周圍地面噴水,以降低溫度,提高濕度,利于茶花花芽分化。若缺水嚴重,則要澆足、澆透,直到盆底流出水為止,但千萬不能在高溫失水時直接用冷水澆灌植株根部,以防傷根,造成死亡。澆水最好在下午5時左右。進入盛夏以后,要控制澆水和施肥,從而控制春梢徒長和夏梢萌發,并促進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形成。另外,改盆土澆水為葉面盆面噴水,有利于加快新梢木質化。 松土控長。若發現盆栽山茶春梢生長過旺,就要及時松土,以切斷一部分根系,減少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以控制新梢的徒長及推遲夏芽萌發,促其轉入生殖生長。進入夏季后,注意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施磷肥可以促進花芽分化和縮短花芽分化的時間;施鉀肥可提高光合效率,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形成,有利于花芽分化的完成。7月至9月,用0.2%至0.3%的磷酸二氫鉀、硼酸等,進行葉面噴施或盆土澆施,有利于提高孕蕾率。 修枝疏剪。過多的花蕾會使茶花入不敷出,影響第二年生長,雖開花多,但花的質量卻會下降,達不到觀賞效果。因此,8月以后,當花芽和葉芽能明顯分辨出來時,應去掉過密花芽、畸形花芽及冠內花芽,一般每一較大枝條,選留3個至5個花蕾為好。所保留的花蕾要大、中、小搭配,使其開放時先后有序,延長開花期。當夏季盆栽山茶出現病蟲枝、徒長枝、瘦弱枝和密生枝時,要及時疏剪,即可減少養分消耗,又可保持通風透光。 防治病蟲。盆栽山茶花的主要病害有煙煤病、炭疽病等,多危害老葉,可用50%多菌靈500至800倍液噴灑,每10天至15天噴1次,連噴兩三次即可。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介殼蟲,主要寄生于葉背、葉柄及小枝上,發生量不大時,可用小毛刷刷除。較大的山茶花,有時會受蛀莖類害蟲危害,可以剪除,或用針管吸藥后注射莖干防治,效果很好。
以上信息由王性福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王貴生(男)
聯系電話:13675370650
手機號碼:13675370650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山東菏澤鄆城
郵政編碼:274700
電子郵箱:643736776@qq.com
信息標題:二手出售二手灑水車灑水車
淡水黑鯛學名厚唇弱棘? (Hephaestus fuliginosus),隸屬于鱸形目(Percifomes),?科 (terapontidae),弱棘?屬 (hephaestus),分布于澳大利亞北部的塔利河(Daly River)水系。1998年,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從澳大利亞引進淡水黑鯛苗種進行試養,經過多年的研究,在魚種培育、成魚養成、親魚培育、人工繁殖以及疾病預防等方面取得成功,現將其生物學特性及其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一、淡水黑鯛的生物學特性 淡水黑鯛身體側扁,體高、背厚,其體色在不同生存環境及年齡上有所不同,一般在幼體階段呈金黃色,部分成魚個體在較暗的體表上呈現不規則金黃色斑塊。胸鰭一般為灰色或金黃色,背鰭、臀鰭和尾鰭外緣色彩較淡。第一鰓弓外側鰓耙數13-19。鰓蓋骨下緣有一突出的刺,不超過鰓蓋骨后緣。側線鱗43-51,側線上鱗7-10。 淡水黑鯛為雜食性魚類,自然條件下,喜歡棲息于水質較好、富水草水域的石礫及草叢中,攝食青蛙、昆蟲、蠕蟲、小蝦、藻類、植物根及部分水生植物碎屑。其生存溫度為12℃- 34℃,攝食溫度為15℃-32℃,最適生長溫度為 22℃-27℃:耐溶解氧極限為lmg/ L,適宜的pH值為6.0-8.5,耐受范圍為4.0- 9.0。 淡水黑鯛最大個體可達4 kg以上,在苗種期間(10g以下),生長相對較慢,隨個體增長,生長速度逐漸加快,當生長至體重 400g左右時,生長速度減緩。在自然養殖條件下,性成熟年齡雄魚為2年、雌魚為3年,屬一年一次產卵,卵為沉性非粘性卵,卵呈金黃色,直徑約為 2 mm。其繁殖溫度25℃-31℃,每千克雌魚懷卵量為5萬粒-10萬粒。 二、淡水黑鯛的養殖技術 淡水黑鯛是一種亞熱帶魚類,南方地區可在池塘上加蓋塑料薄膜或自然越冬,北方地區必須進行工廠化越冬。工廠化養殖時,控制水溫為25℃左右,并加強培育。 1.放養密度 魚種階段,每畝水面(水深1.0 m-1.5m)配置功率為1.5kW增氧機1臺,可投放體長3.5cm的魚苗2萬尾左右;養成階段,每畝水面(水深1.0m-1.5m)配置功率為1.5kW增氧機1臺,可投放體長l0cm-12cm左右的魚種1000尾-1500尾。在主養草魚或羅非魚的池塘中,每畝可套養體重為l00g左右的魚種100尾。在水溫穩定(18℃以上)時即可投放魚種。在工廠化越冬養殖期,根據養殖條件,單位水體的放養密度控制在200尾-400尾(規格為體重 25g左右)。 2.日常管理 放養前,池塘需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以徹底殺滅病原菌及野雜魚。淡水黑鯛經馴化后可攝食人工配合飼料,飼料要求蛋白質含量33%-35%(成魚階段)及35%-40%(幼魚階段),脂肪含量8%左右,日投喂量為魚體體重的3%-6%,且每天投喂2次-4次,并應嚴格按照“四定”的原則投喂。在工廠化養殖期,日常管理中的投喂次數可增至 4次-6次,并經常換水,以保持水質良好。在養殖期間,每隔2個月進行分塘,按照不同規格將淡水黑鯛投放不同池塘養殖,以利于魚種的快速生長及規格整齊。 3.疾病預防 淡水黑鯛抗病力很強,但必須進行定期預防。其背鰭有硬棘,在操作過程中易受傷,因此,操作盡量小心,拉網或運輸后必須用食鹽水或高錳酸鉀消毒魚體。在春、夏季節堅持每隔半個月施用有機磷藥物0.3ppm-0.7ppm,以預防錨頭蚤等寄生蟲;在秋,冬季節堅持每隔半個月施用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等藥物預防細菌性疾病。 4.捕撈 淡水黑鯛經過2年的精心養殖,規格達到400g/尾以上即可上市。先采用拉網捕撈法(上網率95%以上),最后干塘捕撈。捕撈時應盡量避免魚體受傷,以免影響其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