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供應信息 > > 正文
信息類型:供應信息
信息標題:三輪吸糞車掛桶式垃圾車三輪灑水車報價
發布時間:2017/06/17 08:53:14
信息編碼:5314436032.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入春以來因干旱缺水,許多地方的早、中稻至今無法播種育秧,耽誤了適宜的生產季節。若5月20日前還不能解決中稻育秧水問題,可改種一季晚粳稻,并采用直播高產栽培技術,仍可獲得很好收益。現將一季晚粳直播高產栽培技術簡介如下: 1 選擇適宜品種。鄂晚11、鄂晚15、鄂晚17、晚粳505、鄂粳912、華粳295等粳稻品種,都屬緊湊矮稈株型,抗倒性較強,適合作一季稻直播。 2 精細整田。播種前3天整田,要求兩耕兩耖,使泥土活軟,田面整平,開好圍溝,按廂寬3m,溝寬30cm開溝作廂,廂面進行一次平整,做到田面軟平,排水后廂面無漬水。 3 適時播種。一般中熟晚粳品種,作一季稻直播全生育期130~145天,應在5月20日至6月20日直播較為適宜,在這個時段內越早越好。 4 提高播種質量。每畝用種3~3.5kg,不能播種過密。播種時,不要關水播種,要排干水播種,以便看見稀密情況;要求分廂過秤,定量播種,小把分次來回勻播;播后輕輕塌谷入泥,以防、鼠鳥危害,以利保墑出苗。對播種不勻田塊,可在出苗后,即秧苗2~3葉期,進行一次查苗間苗,間密補稀,使苗子均勻。 5 化學除草。在播種前10~15天,使用觸殺型除草劑克無蹤,每畝用20%水劑150-200ml,對水30kg,均勻噴霧在雜草莖葉上,施藥2天后灌水泡田7~10天。雜草少的田塊,可以在播種后第3-4天,畝用30%掃弗特乳油100ml兌水30kg均勻噴施,施藥時保持田面濕潤。或在秧苗3~4葉期,每畝使用2.5%稻杰油懸劑60-80ml,兌水30kg噴霧,噴藥前排干秧田水,噴藥后1~2天再上淺層水,保水5~7天。 6 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田,每畝需施純氮13-14kg,氮、磷、鉀比例為1:0.5:1。具體施肥方法為:(1)基肥:結合整田,畝施三元復配肥30kg,加碳銨 25kg作為基肥全層施下,使肥料均勻分布在土層10cm左右的深度可誘使稻根向下伸長,有利于抗倒伏。(2)科學追肥:一是早施斷奶肥,秧苗長至2葉1 心時,畝施尿素3~4kg;二是重施促蘗肥,秧苗長至5~6葉期,畝施尿素5~6kg;三是巧施壯蘗肥或平衡肥,秧苗7~8葉期看秧苗長勢輕施一次壯蘗肥或平衡肥,畝可酌情施尿素2~3kg,鉀肥5~6kg;四是施好穗肥、防止早衰,一般在抽穗前15~20天,每畝施復配肥5~10kg,以減少穎花退化,達到保花增粒的作用。 7 科學管水。播種至2葉1心曬露廂板,保持廂面濕潤但無漬水即可,以利扎根出苗,此期要特別防止廂面有漬水,若發現廂面低洼處有漬水難排,可用竹竿劃開小溝將漬水排到廂溝。3~4葉期灌淺水層,以利施藥除草,施肥壯苗。5~6葉期實行短灌多露,利于多發分蘗、根系發達。8~9葉期當每畝總苗數達24~28萬時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曬至田面露白根,不陷腳為宜。曬田是防止直播稻倒伏,保證成功的第三項關鍵技術,必須落實,切不能惜水不曬。拔節至齊穗期,田間有水層。齊穗至成熟,間歇灌溉,干干濕濕,以濕潤管理為主,保持根系有較強的活力,收割前7~10天開始斷水。粳稻齊穗至成熟長達45~50天,故后期斷水不能太過,以免受旱減產。 8 病蟲防治。苗期主要是防治好稻薊馬、稻象甲;中、后期防治好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害蟲;在防病上,重點是防好紋枯病和稻曲病。防紋枯病用井崗霉素在分蘗末期至孕穗期噴施2~3次;防稻曲病用粉銹靈在破口始穗時噴施一次,齊穗時再補噴一次;其它病蟲害防治同移栽稻。
以上信息由王性福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王貴生(男)
聯系電話:13675370650
手機號碼:13675370650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山東菏澤鄆城
郵政編碼:274700
電子郵箱:643736776@qq.com
信息標題:三輪吸糞車掛桶式垃圾車三輪灑水車報價
植物名稱:宮燈百合 別名:圣誕百合、圣誕鈴、宮燈花、中國燈籠、山谷里的金色百合 學名:Sandersonia aurantiaca 科屬:百合科,燈百合屬 宮燈百合(Sandersonia aurantiaca)為多年生球根草本,由于其花形花色酷似中國宮燈而得名,開花時猶如一串串燈籠掛滿花枝,凸顯于綠葉之間,柔美多姿,極富特色。宮燈百合外形嬌俏,玲瓏可愛,橙黃色的花鈴配以碧綠油亮的莖葉,十分招人喜愛,是優良的插花花材和新娘捧花材料。其自然萌芽率低,生長時間長,對環境的要求高,故向來屬于高單價花卉。目前是一種國際流行的新潮切花,尤以新西蘭種植的最多。 宮燈百合花形柔美、花期長,瓶插壽命可達2-3周。實踐證明,無論是進行種球生產還是切花生產,均可獲得可觀的效益。宮燈百合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品種,其金黃色的鈴狀花是很好的見證。宮燈百合起源于夏季多雨,冬季溫度較低(此期百合處于自然休眠狀態),雨水相對少的潮濕草地。它能適應較寬幅度溫度和光照的變化,因此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室內外均可正常生長。 形態特征 多年生球根草本,半蔓性,高約1米。葉輪狀互生,無柄,葉面光滑,柳葉形,長約5~10厘米,寬約2~3厘米,有3條深刻紋。 花壇狀,形似宮燈,亮橙黃色,上闊下窄,寬處約2厘米,花柄約5厘米,下垂,腋生,有短裂片6,雄蕊6,花藥丁字形,花柱三裂。7月~翌年1月,從仲夏到秋冬。瓶插壽命可達2~3周。蒴果3瓣,胞背開裂。根狀莖含秋水仙堿,有毒。 生長習性 宮燈百合原產南非海拔600到1200米的夏雨冬旱的地區,夏天潮濕多雨,是其生長季節,冬季干燥無雨,為其休眠期。由于宮燈百合對溫度與日照的要求不很嚴格,因此非常適合于溫帶與亞熱帶地區溫室與田間栽培。 宮燈百合最適合的土壤溫度為18℃-24℃,最好栽培在有避雨、遮蔭設施的溫室中。如溫度高于30℃將抑制生長,使花莖扭曲。夏天種植時,高溫會縮短生育期,短于45天開花,而且花莖也縮短。正常情況下,宮燈百合在定植后60天開花。在我國臺灣北部或中海拔地區冬季因低溫期較長,溫度不至于過高而影響宮燈百合生長,因此切花品質佳、種球產量高;而夏季則因高溫期較長,造成宮燈百合生長期較短,較不利于切花及種球生產。 種球在春天種植,地溫大于16℃時,2-3周即可發芽。如果氣候冷涼或休眠不足16周,我們建議進行催芽。在適宜的環境下,45-60天植株就可開花。宮燈百合種球的自然休眠期至少需要12周,但冷藏可以打破休眠。總的來說,整個生長周期約需要20-25周的時間,若此期氣溫較低,則生長期會延長。 在土壤溫度較高(18-24℃)、有防風、雨、暴曬的環境條件下,宮燈百合生長最好。研究表明,溫度過高會生長和開花,如夏季高溫會使生長周期縮短,但花莖長度也會相應減短,從而使開花量減少。因此,建議至少60天后再收獲。如果在晚冬或早春種植,一定要保證溫室內的基質溫度。 宮燈百合是溫帶作物,生長基質透水性好,澆水應有規律。應定期用殺菌劑進行基質消毒,最好種植在通風良好的溫室。最適生長的土溫是15-22℃,最適生長的氣溫是12-28℃。 繁殖 宮燈百合可以用種子繁殖,而后長成小狀的球或叉型的球莖。通常,種子繁殖較麻煩,約需要花費兩年的時間,因為種子表皮堅硬,休眠較深,需要層層破殼才能生長。并且在第一個生長季,種子繁殖長成的種球一般很小(僅有2-3克),它們不能用于生長出口切花。 種球 能正常生長的宮燈百合種球至少需要5克,一般種球越重,植株生長的越高,所開的鐘狀花數量就越多(平均8-12枝花/株)。 花 實踐證明,1-2克的種球就可以正常發育,并開較小的花。然而種植者出于銷售的目的,通常,種植的種球至少有5-7克和7-10克以上的,其植株能長至80厘米。當植株下方有3-4朵鈴狀花著色后,便可開始收獲,其上方未成熟、呈綠色的花,通過瓶插仍能生長并正常著色。若不切花,花完全成熟后,就可結實種子(約50-70粒/朵)。值得注意的是,在溫室中或在封閉的遮蔭條件下會影響花的授粉。 環境條件 在土壤溫度較高(18-24℃),有防風,雨,暴曬的環境條件下,宮燈百合生長最好。近期研究表明,溫度過高會生長和開花,如夏季高溫會使生長周期縮短,但花莖長度也會相應減短,從而使開花量減少。因此,我們建議至少60天后再收獲。如果在晚冬或早春種植,一定要保證溫室內的基質溫度。 種植要求 宮燈百合是溫帶作物,生長基質透水性好,澆水應有規律。應定期用殺菌劑進行基質消毒,最好種植在通風良好的溫室。最適生長的土溫是15-22℃,最適生長的氣溫是12-28℃。 光照 90%以上的光照能使莖葉健壯,金黃色鐘狀花更鮮亮。 水分 宮燈百合易受鹽分高的影響,尤其是鈉鹽。這種情況在人工基質中比在土壤中更易發生。鹽分太高會導致缺水,建議從栽植后第17周每天灌水20-30分鐘,使用電導率儀定期檢測土壤電導率。鹽分高在植株的癥狀表現為黃葉,生長弱,葉子變褐甚至全部失綠。失綠的植株經常被錯認為感病。這種失綠更可能是離子濃度過高而造成的,且不是感病。定植后前8周從頂部澆灌,接下來9周改變球座帶,種植17周后,停止澆水。停水4-6周后采收種球。 種植管理 確保適宜的溫度,安排好定期地澆水,殺菌劑,殺蟲劑和噴施計劃。在離地35厘米處用支撐網防止植株倒狀,并且隔一段時期,施用毒餌誘殺地下害蟲。 病蟲害防治 土壤和基質要消毒,清除其中的宿根雜草及殘根。混施除草劑(rizolex)殺菌劑(ridomil),種植后14周要定期噴除草劑(ridolex or terrac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