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子在繁制種過程中受不良氣候影響,并且由于晾曬不及時或方法不當,很容易捂壞或造成凍害,導致種子發芽率降低,給種子生產者和使用者帶來不應有的損失。為此,結合公司基地生產的實踐及多年成功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晾曬方法,可以加快種子脫水,保證種子質量。
1 田間晾曬
1.1 割除父本行 制種田花期授粉全部結束后,應及時割除父本行,其作用一是增加母本行通風透光,達到增產早熟作用;二是可以防止秋季收獲混雜,保證種子質量。
1.2 站稈扒皮在繁制種田進入蠟熟期時,應進行站稈扒皮。站稈扒皮的好處:一是可以降低種子水分;二是有助于后期干物質積累,增加繁制種田產量。但站稈扒皮時應注意,必須把果穗外苞葉全部扒到果穗基部,使苞葉下垂,防止雨水灌入造成種子發霉。站稈扒皮要集中在1~2天內進行,以縮小種子含水差距。同時,把扒皮時不小心扒掉的果穗夾在牢固的植株上或帶回在家中晾曬,以免造成人為混雜。
1.3 高茬晾曬 9月末,玉米種子進入完熟期時將植株上部割倒,根據植株的高度、硬度,一般留高薦60~80cm,把玉米果穗冊下來,扒掉外皮,留下內苞葉后將果穗3~5 個捆成一捆,不能留住內苞葉的將果穗裝入網袋,每袋裝5個左右,掛在薦子上晾曬。這種晾曬通風透光好,降水快,是一種較適用的晾曬方法。
2 收獲后晾曬
2.1 分級晾曬法因春季出苗有早有晚,地力不勻,導致秋季成熟時間不同,秋季統一收獲后放在一起晾曬降水較慢,脫粒后水分結果測定不真實,影響種子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應采取分級晾曬法,將玉米果穗按成熟度、水分大小分別放在一起,單獨晾曬,然后分別脫粒。水分測定一致時可以混合在一起統一精選,統一包裝。
2.2 網袋晾曬法玉米繁制種田果穗收獲到農戶家中后,首先將果穗表面的花絲、苞葉及污物全部清理干凈,將后尖冊掉,將霉粒剔除,防止病菌感染。然后通過分級晾曬法晾曬,在采光及通風良好的干凈地面上單擺浮擱晾曬7天左右(有條件的可用磚砌成通風炕面,晾曬效果更好),然后將果穗裝入網袋中(每袋20kg左右),放在高度 lm以上的架子上或墻頭上晾曬,每2天翻一次,待晾曬達到脫粒水分標準為止。
2.3 搭架晾曬 一定要在采光及通風良好、干燥干凈的地方搭架。搭架最好用桿、棒等,使上下通風為宜,把清理干凈的果穗放在上面,厚度不超30cm,2天翻曬一次,待晾曬達到脫粒水分標準為止。
3 注意事項
以上晾曬方法綜合使用效果較理想。但不管用哪種方法,切記一定要準備好雨具,下雨或下雪時及時遮蓋。同時,對個別水分較大的品種要準備防寒用具,如麻袋、草簾等,冬季來臨前防止夜間溫度過低造成凍害。
總之,成熟后晾曬要根據品種、當地自然條件以及生產條件,靈活機動采用不同的晾曬辦法,才能保證種子發芽率達到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