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供應信息 > > 正文
信息類型:供應信息
信息標題:阿拉斯加幼犬好養嗎內蒙古烏海養狗犬舍
發布時間:2017/04/15 17:20:28
信息編碼:2028658777.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一)養殖泥螺發生死亡的階段及癥狀:
1.泥螺苗種放養半個月內發現死亡放苗后或不見苗種,是因為苗種不能鉆潛泥中而被潮水沖走,有些灘涂苗種放養3~4批,效果仍不理想。
2.清明多雨季節(4~5月份)出現死亡。連續大量降雨或大霧天氣后,灘面上泥螺表現出軟體部翻轉、足部朝上,活力差,不能爬行等癥狀,有些個體在軟體周邊出現粉紅色或白色的斑點或條斑,觸動后可見輕微收縮,呈假死狀態,但最終必會死亡或被潮水沖走。涂泥中的泥螺受淡水刺激,竭力往下鉆,以后往往不能再爬出灘面而悶死其中,其個體表現為收縮、變硬、發黑,死亡后周圍涂泥變黑、發臭。
3.起捕季節(5月底至6月份)出現死亡。由于海況變化、風向轉向等因子影響,5月份以后大批灘涂油泥漸少,底質發硬、變干,灘面出現坑坑洼洼,極不平整。此時灘面溫度已較高,尤其是灘面上的盆子水,水溫尤高,泥螺受燙后活力極差,爬行緩慢或不爬行,足部朝上呈假死狀,軟體部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收縮。
(二)引起泥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1.泥螺苗種質量差。
苗種放養后出現死亡或存活率低,往往都發生于苗種購自外地的野生苗。泥螺放苗季節一般在早春農歷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間,因泥螺苗小,在氣溫低、陰雨天氣,野生苗種一般不會爬出灘面,采捕野生苗的商販就采用一些藥物噴灑灘涂表面。使幼泥螺不堪忍受而紛紛爬出灘面,這樣,方便了苗種采捕,但這些泥螺苗雖暫不會死亡,其活力、體質已受到很大影響,放養后不易鉆潛、極易被潮水沖走或出現死亡,且生長緩慢。
極個別的賣主,將刮來的泥螺苗用淡水浸泡,以求苗種吸水后增重而增加收益。泡淡水后的苗種,表面上看起來光滑、干凈、雜質淤泥少、個體大,但經淡水泡后的幼泥螺活力極差,一周內就很容易死亡,鉆潛灘涂后則不易再爬出來,死亡后導致涂面變黑、變臭,往往造成這片涂面的繼發性病害發生,使隨后幾批放養的苗種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此外,苗種的運輸方法、運輸時間、運輸過程中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也普通存在,也是導致泥螺苗種活力下降、質量變差的原因。
2.養殖過程中技術含量低。
用藥量過大是造成養殖泥螺死亡的直接原因。許多地方雖已明令禁止在灘涂上使用三唑磷(對魚、蝦、蟹毒性尤強,破壞灘涂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但個別地方仍在繼續使用,且使用濃度日益增高。據室內毒性試驗結果表明寧波大學,1.5ppm三唑磷已使成體泥螺出現麻痹、足部異形(畸形)、爬行能力差、足的吸附力弱等癥狀,而在養殖場地,噴灑三唑磷遠遠不止這個濃度。
片面盲目追求高密度放養也是造成泥螺死亡的原因。在養殖后期表現更為突出。隨著泥螺生長,攝食量增加,灘涂上油泥日益減少。因為食物缺乏,部分泥螺生長受抑制,表現為生長緩慢或不生長,至起捕季節,有些個體仍很小,體重相差一倍以上。而采捕季節的死亡泥螺往往是小個體泥螺,這與餌料缺乏、營養差、體質弱有一定關系。
養殖底質環境老化,腐殖質逐年積累,超過了海區灘涂的自凈能力,也是致病原因之一。幾年前泥螺養殖根本無大規模的死亡現象發生,且生長良好生長速度快、體質健壯,泥螺養殖連續3~4年后,則極易出現死亡。目前的泥螺養殖,放苗前清涂、翻耕不徹底,長期養殖勢必導致底質老化,使泥螺體質變差、抗病能力減弱、適應環境條件變化的能力變差,而易出現死亡。
3.環境污染。
局部水體、灘面富營養化及赤潮的頻繁出現,使大片灘涂養殖貝類出現死亡。死貝再次污染灘面,繼發性病原細菌大量發生、傳播疾病,帶來惡性循環,導致灘涂養殖條件更加惡劣,引起更大面積的死亡現象。
(三)解決養殖泥螺的死亡問題,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泥螺養殖前(放苗前7~10天),必須徹底做好翻涂、曬涂、清涂工作;
2.切實把好苗種質量關,要求苗種健壯、活力好、鉆潛力強,不噴藥,不泡水,并注意苗種產地與養殖場的海水鹽度差異。運輸過程中,避免淋雨,避免暴曬。亦可采用在養殖場附近用土池育苗的方法來提供苗種,以保證苗種質量;
3.降低放苗密度。依據養殖灘面涂質、養殖措施,科學合理放苗,一般中等營養條件的灘涂,每畝放苗2.5~4Kg,規格為每公斤8000至20000粒;
4.實施輪養、混養技術,在灘面上與縊蟶、彩虹明櫻蛤等灘涂種類輪養或混養;
5.開展科研工作,深入研究泥螺的養殖技術和病害防治技術,及時通報泥螺養殖情況,總結交流養殖技術。養殖過程中盡量少用藥、不用藥。
以上信息由孔令選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王經理(男)
聯系電話:13210490900
手機號碼:13210490900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城南20公里處(獵犬馴養繁育中心)
郵政編碼:270400
電子郵箱:865876595@qq.com
信息標題:阿拉斯加幼犬好養嗎內蒙古烏海養狗犬舍
近年來,幾乎每戶果農都使用農藥,都有一些噴藥機械,但卻缺乏使用技術,雖然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但卻防效不理想,其原因及問題有下列幾點: 1.防治對象不明確,尤其在幾種病蟲同時發生時,不了解各病蟲的生物學特性及習性而濫用農藥,如用擬除蟲菊酯防紅蜘蛛,甚至用殺蟲劑防病害。 2. 噴藥時期不適合,錯過了有效防治時期。 3.隨意加大噴片孔徑,甚至將噴片去掉,使得藥液噴灑不均而似雨滴落下,葉面只剩少量藥液,不足以殺死病蟲。 4.對用藥效果的錯誤認識,許多果農認為某藥使用后2-3分鐘見蟲死,則認為該藥或該濃度有效,否則便拼命加大藥量,或選毒性極強的藥,結果使病蟲很快產生抗藥性。 一、克服抗藥性的措施: 1.農藥的混合使用 把不同種類、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混用,不僅能克服和延緩抗藥性,而且能起到兼治病蟲害、增強藥效、減少農藥用量、降低成本等作用。 2.農藥的交替使用 交替用藥能推遲和克服抗藥性的發展,但必須考慮害蟲的交互抗性問題,選擇沒有交互抗性的藥劑,進行交替使用,例如:把有機磷和有機氯殺螨劑交替使用,是防治果樹紅蜘蛛,阻止抗性發展的一個有效方法。 3.改換農藥品種 從防治的角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對抗對硫磷及內吸磷的柑橘紅蜘蛛,可改用石灰硫磺或魚藤制劑防治。但開發新藥劑費用大,時間長,而且換用新農藥后,在連續使用的情況下,仍可能產生抗藥性。因此,對農作物、果樹害蟲的主要害蟲必須進行系統的抗性測定,及時發現抗性種群,及早設法解 決。 4. 增效劑的使用 增效劑多是能抑制、促使殺蟲劑分解酶系的一些化合物,從而能增加殺蟲劑的生物活性,提高藥效。例如對抗有機磷和西維因的害蟲,可以加入除蟲菊酯增效劑如胡椒基化合物來防治。 5.避免隨意加大用藥量。 二、農藥的混合技術 : 混合用藥不僅能克服和延緩抗藥性,而且能起到兼治病蟲害、增強藥效、減少用藥量、降低防治成本等作用。一般中性和中性,酸性和酸性,堿性和堿性,中性和微酸性農藥可混合使用,如樂果和敵敵畏,多菌靈和井崗霉素,瑞毒素和代森鋅,三氯殺螨醇和石油乳劑等,但混用農藥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最基本的條件是藥劑 間不能具有交互抗性,要具有一定增效作用,藥劑混合后不加速分解,毒性不增高。目前,有很多農藥混配品種,只要三證齊全,根據不同的防治對象,參照使用說明進行農藥使用即可。 現配現用也是混合用藥的一種方法,但必須切記如下幾點: ①高毒農藥品種不能混合使用; ②一般藥品種不能和堿性物質混合使用; ③現配的農藥品種不宜長期保存; ④不同劑型農藥一般不能混合使用; ⑤具有交互抗性關系的農藥不能混合使用。混合農藥并不是簡單的相加作用,而應具備一定的科學依據,而且每次使農藥的總量不得超過單劑使用的總和。現將部分可混用的農藥和不可混用的農藥列下表。供參考。
可混用的農藥 (第一組和第二組中任何一種農藥都可混用)
第一組
第二組
西維因、混滅因、速滅威
殺螟松、馬拉松、三氯殺螨醇、三氯殺螨砜、敵敵畏、樂果、西維因、混滅因、速滅威、辛硫磷、雙甲脒、克螨特
速滅殺丁、溴氰菊酯
樂果、氧化樂果、雙甲脒、克螨特、三氯殺螨醇、三氯殺螨砜
敵百蟲、敵敵畏、樂果、殺螟松
代森錳鋅、多菌靈、托布津、甲基托布津
馬拉松、磷胺、甲胺磷、辛硫磷、西維因、混滅威、速滅威、三氯殺螨醇、三氯殺螨砜、雙甲脒
托布津、敵克松、退菌特
不可混用的農藥 (第一組中的任何一種農藥都不可和第二組中的任何一種混用)
石硫合劑、波爾多液
敵敵畏,樂果,亞胺硫磷、殺螟松、三氯殺螨醇、三氯殺螨砜、磷胺、甲胺磷、辛硫磷、西維因、速滅威、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百樹菊酯、敵百蟲、地亞農
三、掌握施藥總量: 藥劑防治的效果與施藥質量好壞關系很大,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用藥要適量:這里包括三個問題:一是濃度,二是用量,三是施藥次數。在單位面積上施藥濃度過高或者用藥量過大,不僅造成農藥和經濟上的浪費,而且還可能傷害作物;反之,在單位面積上施藥濃度太低或者用藥量過小,則又不能達到防治的目的,同樣會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甚至會引起病蟲產生抗藥性。因此,施藥時 要參照農藥說明書和農藥手冊所介紹的使用濃度和用藥量來施用、或者先作小面積的試驗,然后再決定適當的使用濃度或用藥量。施藥次數,可根據病蟲發生期的長短、發生數量的多少及藥劑有效期(半衰期)的長短而定。一般來說,如病、蟲發生期長,發生量大,則要增加施藥次數。 (2)根據作物的不同情況施藥:作物種類不同,對藥劑的抵抗力也不同。如高粱噴施敵百蟲容易產生藥害。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對農藥的反應也不同。一般來說,在作物的芽期、花期容易產生藥害。 不同的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的生長時期,由于作物高矮和茂密程度的不同,施藥量也應有所不同。如防治水稻秧苗期害蟲,用背負式噴霧器進行噴霧,每畝用40-50公斤藥液便可以了。但在大田穗期防治第二代三化螟為害時、則需60-70公斤藥液。 (3)施藥時要考慮天氣情況:一般應在無風晴天進行,如有風則應注意風向,一般應在上風頭向下風處(即順風)施藥。如風速較大,則應停止施藥。 氣溫的高低對藥效也有一定影響。如使用敵百蟲防治荔枝蝽象,在氣溫較低時,使用濃度應高一些,在氣溫較高時,使用濃度可低一些。 四、準確的農藥配制濃度 農藥除一些特殊的低濃度粉劑、顆粒劑等可以直接使用外,多數劑型需要加水,或泥粉、細沙等稀釋,配制成一定濃度或倍數后再使用。因此必須掌握準確的農藥使用濃度的配制方法,才能充分發揮農藥的效能,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和植物藥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收到預期的防治效果。 (一)藥劑濃度的表示: 農藥的藥劑濃度,通常有百分濃度、百萬分濃度(ppm)和倍數法三種表示法。 1.百分濃度 表示100份藥液或藥劑中有效成分的份數。如2.5%敵殺死乳油,即表示100份這種藥劑中含2.5份溴氰菊酯有效成分。百分濃度又分 容量百分濃度和重量百分濃度兩種。液體與液體之間配藥時常用容量百分濃度,固體與固體或固體與液體之間配藥時多用重量百分濃度。 2.百萬分濃度 即100萬份藥液或藥粉中含有這種藥劑成分的份數,以10-6(ppm)表示。 3.倍數法 在液劑或粉劑中,稀釋劑的量為原藥或原藥加工劑型的多少倍。如50%辛硫磷3000-4000倍液,表示用50%的乳油1份,加水3000-4000份稀釋后的藥液。 (二)農藥稀釋時的計算方法: ① 求稀釋劑用量的公式: 稀釋劑用量=原藥劑量×原藥劑濃度(有效成分)÷所配藥劑濃度 例如:20%殺滅菊酯乳劑10毫升,要稀釋成50ppm(即5O×10-6 )的藥液,求用水量是多少? 解:原藥劑量=10毫升 原藥劑濃度=20%(即等于200 000×l0-6 ) 所配制的藥劑濃度=5O×10-6 根據公式 10×200 000÷50 =40 000(毫升) =40(升) 也就是需加40升水才能將20%殺滅菊酯乳劑10毫升配成50ppm濃度的藥液。 ② 求用藥量的計算公式: 原藥劑用量=所配藥劑量×所配藥劑濃度÷原藥劑濃度(有效成分) 例如:50%敵敵畏配100公斤含量為500ppm(即500×l0-6)的藥液,求用原藥量多少? 解:所配藥劑量=100公斤 所配制藥劑濃度=500×l0-6 原藥劑濃度=50%(即等于 500 000×l0-6) 根據公式 100×500÷500 000=0.1(公斤)=100克 也就是用50%敵敵畏100克,即可配100公斤濃度為500ppm的藥液。 ③ 倍數法計算公式: 這種計算方法不考慮原藥的有效成分,只根據原藥重量和稀釋倍數進行計算。 當稀釋倍數在100倍以下時: 原藥劑重量=所需藥劑重量÷(稀釋倍數-1) 例如:需配制98公斤20% 敵稗乳油50倍液用于水稻秧苗除草,求用藥量是多少? 解:所需藥劑重量=98公斤 稀釋倍數=50 根據公式 98÷(50-1) =2公斤 也就是要用2公斤20% 敵稗乳油才能稀釋成98公斤50倍液。 當稀釋倍數在100倍以上時: 原藥劑重量=所需藥劑重量÷稀釋倍數 例如:需配制2.5%敵殺死乳油稀釋2000倍液10升,求需加2.5%乳油多少? 解:所需藥劑重量=10升 稀釋倍數=2000 根據公式 10÷2000=0.005升=5毫升 也就是要用5毫升2.5%乳油才能稀釋成10升2000倍液 ④ 十字交叉法計算公式(也稱波美比換算法) 這個計算方法較簡便,計算式不易忘記,一畫出十字交叉就可以記住計算方法。計算的具體數字準確,可以同時計算出所需原藥用量和稀釋劑量,而且還可以將同類型高濃度藥劑與低濃度藥劑混配成所需要的中間濃度。 十字交叉法計算式如下:
A
E=(D-B)
\
/
D
B
F=(A-D)
A:原藥劑濃度(即有效成分)。 B:稀釋物濃度(如果用水或水泥作釋稀物,它的濃度就為零。如用其他的低濃度液劑或粉劑等作稀釋物,則指它的有效成分)。 D:需要配制的濃度。 E:需原藥劑的份數=(D-B)。 F:需稀釋物的份數=(A-D)。 首先算出原藥劑(A)與稀釋物(B)的配合比例,再按下面公式即可求得需要的原藥劑和稀釋物的用量。 即:需要原藥劑的量(重量或容量)=E÷(E+F)×需要混合濃度(D)的需要量 需要稀釋物的量(重量或容量)=F÷(E+F)×需要混合濃度(D)的需要量 例1:將25%的殺蟲雙水劑與水稀釋成含0.06%有效濃度的稀釋液200公斤,問需25%的殺蟲雙水劑和水各若干公斤。 按公式換算如下:
25
(0.06)=0.06-0
0.06
0
(24.94)=25-0.06
需25%殺蟲雙原藥劑的量=0.06÷(0.06+24.94)×200=0.48公斤 需水量=24.94÷(0.06+24.94)×200=199.52公斤 或200-0.48=199.52公斤 求解后得出,需要25%殺蟲雙水劑0.48公斤,水199.52公斤,即可稀釋成含0.06%有效濃度的稀釋液200公斤。 例2:將95%酒精與20%酒精混合成70%的酒精300毫升,問需95%和20%酒精各多少毫升? 按公式換算如下:
95
(50)=70-20
70
20
(25)=95-70
需95%的酒精量=50÷(50+25)×300=200(毫升) 需20%的酒精量=25÷(50+25)×300=100(毫升) 或300-200=100(毫升) 求解后得出,需要95%的酒精200毫升,20%的酒精100毫升,即可混合成70%的酒精300毫升。 例3:石硫合劑母液為20°噴霧擬用0.5°的稀釋液,求稀釋比例。 按公式換算如下:
(0.5)=0.5-0
0.5
(19.5)=20-0.5
求解后得出,稀釋比例為0.5:19.5=1:39,即用石硫合劑母液1公斤加水39公斤,即可配成0.5°的稀釋液。 (三)、農藥稀釋時的注意事項 1.粉劑農藥的稀釋方法:一般粉劑農藥在使用時不需稀釋,但當作物植株高大、生長茂密時,為了使有限的藥劑均勻噴灑在作物表面,可加入一定量的填充料(草糠等)進行稀釋。稀釋時,先取一部分填充料,將所需的粉劑農藥混入攪拌,這樣反復填加,不斷拌勻,直至所需的填充料全部加完。在稀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 做好完全防護措施,以免發生中毒事故。 2.可濕性粉劑的稀釋方法:通常也采取兩步配制劑,即先用少量水配制成較濃稠的"母液"進行 充分攪拌,然后再倒入藥水桶中進行最后稀釋。因為可濕性粉劑如果質量不好,粉粒往往團聚在一起形成較大的團粒,如直接倒入藥水桶中配制,則粗粒團尚未充分分散便立即沉入水底,這時再進行攪拌就比較困難。這兩步配制法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所用的水量要等于所需用水的總量,否則,將會影響預期配制的藥液濃度。 3.液體農藥的稀釋方法:要根據藥液稀釋量的多少及藥劑活性的大小而定。防治用液量少的可直接進行稀釋,即在準備好的配藥容器內盛好所需用的清水,然后將定量藥劑慢慢倒入水中,用小木棍輕輕攪拌均勻,便可供噴霧使用,如果在大面積上防治需配制較多的藥液量時,這就需要采用兩步制法,其具體做法是:先用 少量的水,將農藥稀釋成母液,再將配制好的母液按稀釋比例倒入準備好的清水中,攪拌均勻為止。 4.顆粒劑農藥的稀釋方法:顆粒劑農 藥其有效成分較低。大多在5%以上,所以,顆粒劑可借助于填充料稀釋后再使用,可采用干燥均勻的小土粒或同性化學肥料作填充料,使用時只要將顆粒劑與填充料充分拌勻即可。但在選用化學肥料作為填充料時一定要注意農藥和化肥的酸堿性,避免混后引起農藥分解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