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是機械可靠性與維修研究的前提條件。在機械的設計與使用中,如何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排除各種故障,發揮機械的最大功效一直是人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根據機械系統的使用與維修特點,闡述了機械技術狀態的變化及其故障形成的一般過程,分析了機械故障的基本特性,指出了機械故障研究中應考慮的問題,對開展機械故障與可靠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機械使用與技術狀態的變化
機械在使用中受到各種能量的作用,這些能量的作用主要包括:(1)周圍介質能量的作用,包括執行任務的操作人員、修理人員和環境條件的作用;(2)與機械運轉以及各機構工作有關的內部能源,如各種載荷、振動、溫度等;(3)在制造和裝配中集聚在機械材料和零部件內的潛伏能量(鑄件的內應力和裝配內應力)。這些能量主要以機械能、熱能、化學能的形式存在,當能量達到一定數值時,將導致有害過程的出現,引起機械零部件初始性能和狀態的變化,如當配合副以一定的動力和速度運動時,相互將產生有害的摩擦過程,摩擦的結果將導致配合副出現磨損,使配合副的運動等發生變化?梢婋S著有害過程的發展,首先將使零部件出現損傷,具體表現為磨損、變形、裂紋、疲勞、腐蝕等,損傷的出現使機械零部件的結構參數發生變化,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間隙等的改變。結構參數的變化又導致了機械功能輸出參數發生變化,如機械的輸出功率、速度等的改變。隨著損傷程度的進一步擴大,機械零部件的結構參數逐漸超出允許值。若機械零部件的結構參數超出允許值,而功能輸出參數并未超出允許極限范圍,則認為機械出現了潛在故障,對應狀態為失常狀態,此時應通過維護進行消除;若結構參數超限后,功能輸出參數也超出允許值,則認為機械發生了功能故障,對應狀態為故障狀態,此時應通過修理排除相應的故障。若機械經過長時間使用后,其主要零部件的結構參數都達到極限值,且系統功能輸出參數嚴重超限,使用的經濟性明顯下降,此時機械處于極限技術狀態,需要進行大修或更新。機械技術狀態的特征如表1所示,技術狀態的變化過程如圖1所示。

表1 技術狀態特征
機械技術狀態 |
結構參數 |
功能參數 |
技術措施 |
備注 |
完好狀態 |
正常范圍 |
正常范圍 |
正常運行 |
|
失常狀態 |
超出允許值 |
正常范圍 |
維護保養 |
潛在故障 |
故障狀態 |
超出允許值 |
超出允許值 |
修理 |
功能故障 |
極限狀態 |
超出極限值 |
超出允許值 |
大修或更新 |
經濟性變差 |
2、機械故障形成的一般過程
如上所述,機械在使用中受到各種有害作用后,將首先導致零部件出現損傷,損傷又影響機械的輸出參數,使其發生變化。若機械輸出參數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用X(t)表示,損傷程度隨時間的變化用U(t)表示,則X(t)與U(t)之間的變化既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有很大區別。因為其間存在著反映機械產品結構、用途和作用原理的X=f(U(t))的過渡關系。此外,損傷同產品材料中發生的物理現象有關,而輸出參數變化僅僅反映了產品自身的宏觀變化過程。
機械經過一個隨機的工作時間間隔后,其參數達到極限允許值 Xmax,發生了故障,圖 2表示了分布律f(t)形成的主要過程。

開始時,輸出參數f(a)相對其數學期望值a0有一離散程度,該離散程度與機械初始指標的離散度以及使用條件的變化程度有關。然后,在使用過程中,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機械輸出參數的劣化就表現為緩慢進行的過程,例如磨損等,這正是零件磨損導致機械性能改變的典型過程。在一般情況下,可能經過某段時間T間隔后,參數的變化就開始了,時間 T間隔是一個與損傷的積累(如疲勞)或外因作用有關的隨機量,它也具有一定的離散性。
參數X的變化過程同樣也是隨機的,它與機械各個零部件的損傷變化有關,機械輸出參數的劣化速度Vx為各零部件磨損速度 V1, V2,……, Vk的函數,即
Vx= dx/dt= f(V1, V2,……, Vk)
3、機械故障的特性分析
機械故障是與磨損、腐蝕、疲勞、老化等機理分不開的,根據機械故障形成的一般過程,機械故障主要有以下一些特性:
。╨)潛在性。機械在使用中會出現各種損傷,損傷引起零部件結構參數發生變化,當損傷發展到使零部件結構參數超出允許值時,機械即出現潛在故障。由于機械設計存在一定的裕度(安全系數),因此即使某些零部件的結構參數超出允許值后,機械的功能輸出參數仍在允許的范圍內,也即機械并未發生功能故障。從潛在故障發展到功能故障一般具有較長的一段時間,因為通過潤滑、清潔、緊固、調整等手段,可以消除或減緩損傷的發展,使潛在故障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甚至消除。機械故障的潛在性可通過維護保養來減少功能故障的發生,從而大大延長了機械的使用壽命。
。2)漸發性。由于磨損、腐蝕、疲勞、老化等過程的發生與時間關系密切,因此機械故障的發生多半與時間有關。在使用中,機械的損傷是逐步產生的,零部件的結構參數也是緩慢變化的,機械的性gg#數也是逐漸惡化的。絕大多數故障可能事先通過儀器進行測試和監控,故障發生的概率與機械運轉的時間有關,機械使用時間越長,發生故障的概率就越大。故障的漸發性使機械的多數故障可以預防,故障診斷、視情維修就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
。3)耗損性。機械磨損、腐蝕、疲勞、老化等過程伴隨著能量與質量的變化,其過程是不可逆轉的。表現為機械老化程度逐步加劇,故障越來越多。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局部故障的排除雖然能恢復機械的性能,但機械的故障率仍不斷上升,新的故障將不斷出現。同時損傷的消除也是不完全性的,維修不可能使機械的性能恢復到使用前的狀態。機械故障的耗損性決定了機械維修級別與深度的差異,同時機械故障分布模型也不能簡單用指數分布來描述。
(4)模糊性。機械使用中,由于受到各種使用及環境條件的影響,其損傷與輸出參數的變化都具有一定的隨機性與分散性,同時,由于材料與制造等因素的影響,機械的各種極限值、初始值也具有不同的分布,同一機械,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輸出參數隨時間也具有不同的分布,從而導致參數變化及故障判別標準都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使機械故障的發生與判別標準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機械故障的模糊性給機械故障的診斷與判別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也要求機械故障的研究必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
(5)多樣性。機械使用中,由于磨損、腐蝕、疲勞、老化過程的同時作用,同一零部件往往存在多種故障機理,產生多種故障模式,如軸的彎曲變形、磨損、疲勞斷裂等。這些故障不僅故障機理與表現形式不同,而且分布模型及在各級的影響程度也不同,使故障呈現出多樣性。機械故障的多樣性要求對故障按不同機理與模式單獨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