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時間:山東等地大白菜主產地區,一般在6月底至8月初播種,在8月20日至10月10日收獲。
品種選擇:應選用具有早熟、生長迅速、生長期短、耐熱、耐澇、抗病、結球緊實等特性的品種。目前應用較多的品種有北京小雜56號、山東6號、浙江早熟6號、夏陽、夏峰、夏白45、夏白50等。
整地、播種:應選地勢高燥、易排水、不積澇的地塊。土質應肥沃,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壤土、沙壤土為佳。播前3~4天澆大水,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3000公斤,深翻,做成高壟或高畦,忌用平畦。播前每畝噴施免深耕200克,促進深層土壤疏松通透,有利根系發育。一般采用直播法,少有用育苗移栽者。亦可用營養缽育苗移栽法。育苗畦一定用紗網遮蔭,忌避蚜蟲為害。育苗時,播種10~12天,2~3片真葉,在下雨天或陰天涼爽時帶土移栽。直播時,按株行距點播,覆土厚1~2厘米。栽植時應合理密植。一般采用的株行距為(30~35)厘米×(55~60)厘米。
田間管理:夏大白菜生長迅速,從播種至收獲僅50~55天,沒有明顯的蓮座期,在管理上應肥水猛攻,一促到底,不蹲苗,只追施速效肥料。第一次間苗后追施稀人糞尿,每畝1000公斤,或沖施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定苗時,第三次在封行前,各追施一次重肥,每畝施人糞尿 1500~2000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結球期可再追一次復合肥,每畝20公斤。夏大白菜生長期需水量十分大,故應及時澆水,以保證生長發育。多澆水還兼有降低地溫、改善環境的作用。澆水除了要結合追肥外;宜在早、晚進行,防止中午高溫時間突澆冷水,影響根系吸收功能。一般2~3天澆1次水,保證地面見濕不見干,經常處在濕潤狀態。大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澇害。遇熱雨,應立即用冷涼的井水串灌,以降低地溫。團棵后應噴施一次天然蕓薹素碩豐481一次,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產量。
防治病蟲害:夏季病毒病發生嚴重,應及時噴施90%萬靈4000倍液防治蚜蟲傳毒。軟腐病發生嚴重的地區,應采用輪作和高壟栽培的方法預防,發生后噴施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的4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
收獲:在播種50天后,結球稍緊實,具有商品食用價值后,即應立即采收上市。采收過遲,經濟效益降低,而且由于天氣炎熱,遭受病蟲為害的機會增多,腐爛的風險加大。秋冬大白菜一般于10月中下旬開始大量上市,那時大白菜價格銳降,故應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及時采收上市。遠銷的夏大白菜收后去根,去幾片大蓮座葉,裝車,車上放幾塊人造冰塊,覆篷布,運輸。運輸中保持0~5℃的溫度,可在1~2日內不致腐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