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百科:
非洲菊原產南非,適應溫和氣候,耐熱、不耐寒,喜冬暖夏涼、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境,在溫暖地區可全年使用。 本文介紹的非洲菊系列中,包括16種花色及1種混色,目前市場上有生育期最短、生長最一致的“美洲虎”系列,還有以花朵色彩獨特著稱的“車輪星”,以及花朵巨大、生長旺盛的“大象”。豐富的系列,能夠滿足盆栽、花籃、切花等多種使用方法。 開花 開花習性 兼性短日照植物,日照時長在12小時以下花芽分化所需的時間最短,但開花與否與光照長度無關。 開花機制 高光強及短日照可縮短開花所需時間。日照光周期為12至13小時最適合植株生長及開花。日照時間少于12小時會導致早花形成,但株型會更為緊湊。日照時間過長時,植株開花會延遲一周以上,而且植株葉片會變大。 生長階段 非洲菊的生長主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發芽階段 此階段自種子播種開始,至子葉展開結束(約第7天)。種子不需要覆蓋基質,需要受光才能萌發。在幼苗發育的最優條件下,播種后4天內幼根發出。 滿穴、花芽分化階段 播種后第15天至48天,此階段自子葉展開開始,至根系擴展至穴孔邊緣時結束。滿穴時間根據培養條件不同而存在差異。 移栽階段 約從第49天開始。在此階段,植株根系將擴展至盆器邊緣且進行花芽分化。需要注意,在移栽過程中,要將穴盤苗栽得稍高于土層。如果土壤基質覆蓋到植株冠層,就會導致植株開花的不一致、植株發育不良或更易染病。“車輪星”和“大象”在移栽3周后需要間盆,以此給植株足夠的生長空間。 栽培條件 基質 整個生長階段,保持pH值在5.3至5.8之間,pH值超過6時,容易引起植株缺鐵。EC值在胚根發出前保持在0.7至1.0之間;子葉展開階段保持為0.7至1.2;滿穴階段為1.0至1.5;移栽后保持為1.5至2.0。 光照 非洲菊發芽期間需要光照,如暗室培養植株,需補充100至1000lux光照,以促進發芽;須根長出至子葉展開階段,需補充2.15萬至2.7萬 lux光照,并保證DLI(日累積光量)為6至8 mols/天;滿穴階段,需保證光照強度為3.75萬至5.4萬 lux,并保證DLI為12至18 mols/天;在移栽前兩周左右,光照可提高到5.9萬 lux ,保證DLI為 12至20mols/天;移栽后,需提供4.3萬至6.45萬 lux光照,保證DLI為14至22 mols/天。保持日照光周期在11至13小時之間,有利于保持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在日照光周期為10小時時,非洲菊會比日照16小時至少提前一周開花。 含水量 播種后1至4天,保持含水量5級,直到胚根發出;之后至子葉展開階段,在3級至4級之間交替含水量,即先讓栽培基質的含水量達到3級水平,然后再加水達到4級水平;滿穴階段至移栽后,調節含水量在2級和4級之間交替。基質的適當干燥十分必要,水分及肥料過多會導致植株生長受損,葉片過厚或植株畸形(含水量劃分:1級為0至20%,2級為20%至40%,3級為40%至60%,4級為60%至80%,5級為80%至100%)。 濕度 胚根發出前,空氣相對濕度一直保持為100%;之后降低并保持至40%至50%,直至生長結束。加強通風,使基質保持一定的干燥度,這樣可以確保空氣到達植株根部,有助于根系的發育。 溫度 胚根發出前,保持溫度為23℃至24℃;子葉出現后,降溫至21℃至22℃,直至子葉展開;滿穴階段,保持溫度為20℃至21℃,在日出時分可3℃至6℃的降溫處理兩小時,以防止植株莖部徒長;移栽后,前兩周保持溫度為21℃至22℃,之后降至20℃至18℃,在日出時分可3℃至6℃的降溫處理兩小時,以防止植株莖部徒長。 肥料 胚根生出后至子葉展開階段,可使用氮濃度為50至75 ppm的13-2-13肥料,肥料濃度如超過100ppm,就會導致植株變形;自滿穴階段開始,可交替施用75至125 ppm的13-2-13和17-5-17氮肥,同時使用8至12ppm磷肥、0.5ppm硼肥及1.5ppm鐵肥;移栽前兩周,氮肥濃度可提升至100至150ppm,如果葉片發黃,可使用硫酸鎂及螯合鐵肥;移栽后,施用氮濃度150至200ppm的15-5-15或17-5-17鈣鎂氮肥,以及8至12ppm磷肥和1.5ppm鐵肥。在高光條件下,可使用20-10-20肥料。葉尖或嫩葉褪色可能是缺鐵所致,可追加使用螯合鐵肥以改善此癥狀。如植株缺鎂,可使用硫酸鎂進行灌根。 株型控制 滿穴階段基本不需使用生長調節劑;移栽前兩周,可使用1250至2500ppm比久進行調節;移栽后,可施用2500至3500ppm比久或1至3ppm嘧啶醇。日照時長超過13小時,植株葉片會過大,因此在長日照培養下的植株,其生長調節劑的用量也要相應提高。與“美洲虎”相比,“大象”和“車輪星”長勢更旺,因此這些品種需要使用0.25至0.5ppm多效唑進行灌根。避免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時觸及花芽,否則會導致花朵變小及花莖變短。 易發病害 非洲菊易發的葉部病害有鏈格孢葉斑、白粉病、灰霉病等;土傳病害有疫霉病、腐霉病、立枯病。 推薦使用嘧菌酯、咯菌腈、嘧菌環胺、精甲霜靈、百菌清等殺菌劑。穴盤苗階段及移栽前可使用嘧菌酯+精甲霜靈進行灌根,可有效預防苗期病害及移栽時土傳病害的入侵。 易發蟲害 非洲菊易發蟲害有蚜蟲、紅蜘蛛、葉螨、菌蠅、薊馬、白粉虱、潛葉蠅。 推薦使用的殺蟲劑有以下幾種:噻蟲嗪,針對蚜蟲、菌蠅、薊馬、白粉虱;吡蚜酮,針對蚜蟲;滅蠅胺,針對菌蠅、潛葉蠅;阿維菌素,針對蚜蟲、螨類、潛葉蠅。
以上信息由王性福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地市: 山東菏澤鄆城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