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育肥豬由于皮下脂肪厚,阻礙育肥豬熱量的散發,再加之育肥豬汗腺退化,所以育肥豬非常怕熱,對熱應激極為敏感。育肥豬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15~23℃,當氣溫超過25℃時,育肥豬的食欲和采食量就會降低,需水量增加,生長速度也隨之變緩;當氣溫繼續升高時,育肥豬的體溫和呼吸頻率也隨之增高,導致采食量下降,甚至中暑死亡。因此,養豬戶夏季必須加強防暑降溫工作,確保育肥豬安全過夏。其具體的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1、在修建豬舍時,應根具本地的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有利于豬舍夏季防暑降溫的場所,豬舍可建成半開放式,轉墻瓦頂,通風透光。為了防止夏季陽光直射屋頂,可在豬舍的四周及運動場周圍栽植藤蔓類植物,以遮擋陽光,防止陽光射入豬舍和運動場,另外運動場上還可以搭射遮蔭蓬。
2、保持豬舍環境通風蔭涼。夏季雜草茂盛,豬舍周圍的雜草會妨礙通風,要及時鏟除。打開所有門窗,保證豬舍空氣流通,必要時要在房頂和墻壁上裝置換氣扇,增加豬舍的通風量,加快豬舍的空氣流通速度,堅決防止夏季豬舍形成沉悶、高溫、高濕的環境。
3、豬舍通往運動場的門要整天敞開,以便于豬進出。如果豬舍內溫度過高,可往豬舍內、豬舍屋頂、四壁及運動場地面噴灑涼水,必要時還可在中午和下午用涼水給豬進行淋浴。
二、調整日糧配方。夏季要適當調整育肥豬的日糧配方,適當降低日糧中蛋白質水平,多飼喂一些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青綠多汁飼料和富有輕瀉性的麩皮等清涼飼料。如果育肥豬采食量達不到要求,可在日糧中添加適量的咸味、鮮味、香味等調味劑,以提高飼料的適口性,提高育肥豬的采食量。
三、加強飼養管理,預防疾病,確保安全度夏
1、育肥豬的飼喂時間要選擇在清早和傍晚進行,因為清早和傍晚時間天氣涼爽,育肥豬的食欲好,采食量大。
2、適當降低單位面積飼養密度,以利于豬體散熱。一般每頭豬以占地1.2~1.5平方米為宜。
3、防止蚊、蠅騷擾,要在豬舍門窗等處釘上紗網,或每晚給豬舍噴灑對豬無毒、刺激性小的滅蚊、蠅藥。
4、搞好衛生消毒工作,預防豬病的發生。食槽每天要清洗1次,糞便要經常清除,豬舍和運動場地要定期消毒,保證供給新鮮飼料,不飼喂受潮、發霉、變質的飼料。由于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病原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都非�;钴S,再加之蚊蠅等害蟲活動猖獗,給病原微生物的傳播提供機會。因此,夏季要特別注意育肥豬的安全防疫工作,確保育肥豬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