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yè)百科:
棗樹病蟲害種類較多,6~7月發(fā)生的害蟲有食葉的棗黏蟲,蛀果的桃小食心蟲;7月中旬以后,危害棗樹的棗銹病也進入集中危害期,從8月開始到采收期,棗縮果病也開始加入危害棗樹的行列。令棗農困擾的是,在這一期間許多病蟲害往往會在一個棗園內同時發(fā)生和危害,從幾個方面危害棗果生產。因此如何在防治上做到全面考慮,力爭一次用藥能兼治幾種病蟲,減少用藥次數(shù)和降低農藥使用量、提高防治效率成為了眼下擺在棗農面前的重大問題。本版今日集中刊出專家針對幾種危害棗果生長的病蟲害的防治辦法,供廣大棗農在生產中對癥防治。 一、桃小食心蟲 桃小食心蟲又名鉆心蟲、蛆窟窿。 危害癥狀: 桃小食心蟲是我國主要蛀果害蟲之一,尤其對棗樹的果實危害更重,前期的被害棗早落,曬后肉少;后期的被害棗,果內堆積蟲糞,不能食用。在北方棗區(qū)一年發(fā)生兩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附近土中,吐絲綴合土粒織成扁圓形繭越冬,分布在土層中的數(shù)量占總數(shù)的89%左右。在平坦的耕地上,蟲繭多集中分布在樹干周圍50厘米的范圍內,越冬幼蟲于6月中、下旬氣溫升高,土壤含水量達10%以上時開始出土。每次降雨后數(shù)天(大約一周時間)常出現(xiàn)一次蛾峰。第一代幼蟲在7月上旬開始蛀果,蛀果盛期在7月中旬。第二代幼蟲蛀果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利用甲腹繭蜂、齒腿姬蜂。 2.農業(yè)措施防治 (1)挖繭或揚土滅繭 春季解凍后至幼蟲出土前,可在樹干根頸部挖撿越冬繭,尤其要注意上下樹皮的縫隙處。把棗樹根莖部的表土,鏟起撒于田間,使蟲繭長期暴露在地表而死亡。(2)地膜覆蓋 6月上旬,在樹干周圍1米以內的地面上覆蓋地膜,能抑制幼蟲出土、化蛹和羽化。 3.化學防治螨蟲清2000倍+異菌脲600倍液、噴BT乳劑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200~1500倍液噴施。 二、綠盲蝽 綠盲蝽又名小臭蟲或破頭瘋,是近幾年北方棗區(qū)發(fā)生嚴重的蟲害。 危害癥狀: 以成蟲或若蟲的刺吸式口器危害寄主的幼嫩芽葉和花蕾。植物幼嫩組織被害后,先出現(xiàn)枯死小點,隨后變黃枯萎,頂芽皺縮,抑制生長。以后,隨著葉芽的生長,被害處變成不規(guī)則的孔洞和裂痕,葉片皺縮變黃,俗稱破葉瘋。花蕾受害后,停止發(fā)育,以至枯落。受害重的植株,幾乎沒有花開放。 防治措施: 鏟除雜草,消滅越冬蟲卵,噴灑90%敵百蟲、40%樂果乳劑1500倍液。 三、山楂紅蜘蛛 山楂紅蜘蛛又名紅蜘蛛,俗稱“火龍”。 危害癥狀: 該蟲在國內分布廣泛,是近年來棗樹上呈上升趨勢的葉部主要害蟲之一。以成螨或若螨危害葉片、花蕾、花及果實。葉片被害后,枯萎脫落。棗果受害后,失綠發(fā)黃,萎縮脫落,嚴重影響產量。一年發(fā)生8~9代,6月中旬為危害盛期,干旱年份發(fā)生嚴重。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保護天敵,棗園中有不少山楂紅蜘蛛天敵,如食螨瓢蟲、六點薊馬、草蛉、捕食蝽、肉食螨等,均應加以保護,力爭少用廣譜性殺蟲劑。必須化學防治時,力爭錯開天敵高峰期,以維持生態(tài)平衡。 2.農業(yè)措施防治(1)休眠期刮除老翹皮,集中焚燒消滅越冬蟲源。(2)萌芽前噴5度的石硫合劑,棗芽萌發(fā)時噴0.5度的石硫合劑。(3)花果期結合防治其他害蟲,噴施殺螨利果2500~3000倍液、40%氧化樂果1000倍液、40%硫懸浮劑300~500倍液,蟲口密度大的果園,可連噴2~3次,每隔10~15天1次。 四、棗黏蟲 危害癥狀: 以幼蟲為害棗芽、棗花、棗葉,并蛀食棗果,造成棗花枯死,棗果脫落,對產量影響極大。在北方危害盛期分別為5月中下旬、6~7月和8月下旬~9月上旬。 防治措施: 1.農業(yè)措施防治(1)徹底刮樹皮、堵樹洞,消滅越冬蛹,刮下樹皮集中燒掉或深埋。(2)利用黑光燈、糖醋液或性誘劑誘殺成蟲。(3)秋季樹干束草誘殺:于9月上旬在棗樹主干上束草誘集越冬幼蟲越冬化蛹,早春取下草束集中燒毀。 2.化學防治建議使用下列藥劑:溴氰菊酯、速滅殺丁、高效氯氰菊酯、天王星等。濃度在1200~1500倍。防治時期以秋季和早春,以及5月上旬為宜。 五、棗尺蠖 危害癥狀: 棗尺蠖又名棗步曲。棗萌芽時,初孵幼蟲開始為害嫩芽,嚴重年份將棗葉吃光,不但當年無產量,對樹勢影響也很大。為害盛期在5月上中旬。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保護天敵,如棗尺蠖腫跗姬蜂、家蠶追寄蠅、棗尺蠖寄生蠅。 2.農業(yè)措施防治(1)于秋季或早春挖蛹。(2)于2月下旬樹干綁裙:距地面20~70厘米在樹干上綁寬15厘米的塑料薄膜裙,防止雌蟲上樹,并每天組織人力滅除。 3.化學防治建議使用下列藥劑:速滅殺丁、滅掃利、高效氯氰菊酯等。濃度在1200~1500倍。防治時期最好選在早春、萌芽期。 六、棗癭蚊 危害癥狀: 為害棗樹嫩芽及幼葉,嫩葉受害呈筒狀,變硬發(fā)脆,葉尖呈紫紅色,不久則枯萎。花蕾被害,花萼膨大,花蕾不能開放,枯黃脫落。 防治措施: 1.農業(yè)措施防治 深翻棗園,把老繭幼蟲和蛹翻到深層,阻止正常羽化出土。 2.化學防治 建議使用:吡蟲靈、溴氰菊酯、殺滅菊酯等。濃度在1200~1500倍。防治時期以秋末和早春,以及4月下旬和5月為宜。 七、棗芽象甲 危害癥狀: 成蟲早春出土,首先危害棗的嫩芽,是果樹上出現(xiàn)最早的一種害蟲。嚴重時可將棗樹嫩芽吃光,棗農稱之為霉芽,造成二次萌芽,使棗產量大幅度下降,甚至絕收。危害盛期在萌芽期。 防治措施: 1.農業(yè)措施防治 于2月下旬樹干綁裙:距地面20~70厘米在樹干上綁寬15厘米的塑料薄膜裙,阻止棗芽象甲上樹。 2.化學防治 建議使用下列藥劑:吡蟲靈、溴氰菊酯、殺滅菊酯等,濃度在1200~1500倍。防治時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
苗木繁育應采用嫁接法,砧木有山桃和毛桃。栽植密度應依土壤、整形方式、品種而定,目前由于矮化劑多效唑及多種新技術的應用,栽植密度加大,株行距多為3米×4米,畝栽55~83株。樹形宜用雙主枝V字形或自然開心形。
以上信息由邯鄲市綠野果苗種植有限公司自行發(fā)布
聯(lián)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lián)系地市:河北省邯鄲市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