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2 04:48:21
來源:金農網用戶中心
以上信息由劉金全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方式
金農網農業百科
金鱒是日本長野縣水產試驗場從虹鱒群體中發現的身體呈金黃色的突變品系。1996年12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從日本引進同型結合純系發眼卵1萬粒,經三年多的試驗養殖從發眼卵至親魚育成及人工繁殖均取得了成功。在北京和黑龍江經2年~3年的飼養成國內第1代親魚后進行了金鱒與虹鱒雜交育種試驗,現已成為我國養鱒業的重要養殖品種。金鱒苗種培育期間病害防治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主要養殖病害有爛鰓病、小瓜蟲病、三代蟲病、腸炎病、腹脹、爛鰭、鼓眼等,我們在多年養殖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防治方法,效果較好,現介紹如下:
一、細菌性爛鰓病:此病為金鱒苗種培育中最常見的細菌性疾病,主要危害從上浮仔魚到10g/尾左右的魚種。在飼養密度過高、水中氨態氮含量增加、溶解氧下降、水質混濁等條件下,容易引起該病的發生。
1、主要癥狀:病魚食欲減退或停止進食,不活潑,鰓蓋外張,慢游在池邊和排水口。鰓部分泌大量粘液,鰓絲腫脹,鰓蓋閉合不正常,鰓絲末端發白,個別鰓絲有出血點,并局部褪色,死魚逐漸增加,死亡魚嘴部張開。
2、預防方法:降低魚的飼養密度,增加水流量與溶氧,保持魚池水質清潔,減少氨態氮等有害物質的刺激,適當控制飼料投喂量,避免過度飽食。小心管理操作,尤其是遇暴雨或分級、挪池后應用適當藥物消毒,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
3、治療方法:以外用消毒和內服相全抬。用1%~2%食鹽浸洗30分鐘,浸洗1次~3次;或用0.5ppm~1ppm聚維酮碘浸洗30分鐘~60分鐘,浸洗1次~3次;或用0.5ppm~1ppm二溴海因(10%)浸洗30分鐘~60分鐘,消毒次數可根據魚苗體質和發病情況靈活掌握。內服抗生素類,如每 100kg魚體重加8g~20g土霉素制作藥餌投喂等。
二、小瓜蟲病:又稱白點病,對苗種危害較大,是一種流行廣、感染率高、危害大的纖毛蟲病,如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大批死亡。
1、主要癥狀:小瓜蟲寄生在金鱒的體表、鰭條、口腔、眼球和鰓體中。寄生在體表和鰭條時,寄主受刺激分泌粘液包圍,形成白色囊泡,呈現出許多小于1mm 小白點。寄生在眼球,可使眼球渾濁、發白。寄生在鰓上,引起鰓上皮細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鰓絲粘連、糜爛,引起繼發性爛鰓和鰓霉病。病魚常側身磨體,表現不安,貼池邊游動,食欲減退,出現死亡。
2、預防方法:預防小瓜蟲病,應該和小瓜蟲的生活史相結合。小瓜蟲是一種原蟲,由感染魚或攜帶蟲體的其它生物、器械帶入魚池,或隨養殖水源進入魚池。成熟的蟲體離開病魚后立即形成胞囊,粘附在魚池底、壁或其它固體表面,胞囊內逐漸分裂成許多個體,即幼蟲母體,通常一個胞囊能形成2000多個幼蟲母體,最后破囊而出,變成感染性幼蟲,此期幼蟲周身長有豐富的纖毛,借此游向魚體,依靠頭上的穿刺腺鉆入魚的皮膚和鰓,傳染性最強。如果1天~2天內沒有發現宿主,幼蟲會自行死亡,保持魚池清潔衛生對預防小瓜蟲病十分重要。
3、治療方法:小瓜蟲病的治療一直是困擾鱒魚養殖的難題,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家加強了對魚藥使用的管理,以前慣用的硝酸亞汞、孔雀石綠等嚴禁使用。我們采用以下方法治療小瓜蟲病:孵化室培育苗種期間(魚池小、換水快、操作方便)主要使用2%~3%食鹽溶液消毒20分鐘~40分鐘。在大池培育時,以3ppm亞甲基藍浸洗60分鐘;或用300ppm辣椒粉汁液和300ppm生姜汁液浸洗30分鐘~60分鐘,以殺滅小瓜蟲。另外,每7天調換一次干凈魚池,降低再次感染小瓜蟲的機會,并用1ppm~1.5ppm二溴海因(10%)浸洗60分鐘,以預防繼發感染細菌和水霉。
三、三代蟲病:主要發生在苗種培育后期,危害不大。癥狀:蟲體寄生在魚的體表、鰓部和鰭上。魚鰓浮腫、鰓蓋張開,鰓絲暗黑色,魚體色暗黑無光澤,離群緩游,病魚不攝食,逐漸瘦弱死亡。防治方法:可用3ppm~5ppm晶體敵百蟲浸洗40分鐘~60分鐘。
四、腸炎病:為金鱒稚魚常見病,主要危害5g以下的稚魚。癥狀:主要是腸管發炎,充血,無食物,常充滿白色或黃色粘液。防治方法:主要是藥餌防治,可制作抗生素藥餌等進行防治。復方新諾明用量100mg/kg魚體重,連續投喂5天~7天,第1天藥量加倍。
五、腹脹:主要危害上浮仔魚到5g/尾的金鱒苗種。癥狀:病魚腹部明顯腫脹,胃內有飼料和水。防治方法:減少投喂量;投喂氟苯尼考藥餌,用量15mg/kg~30mg/kg魚體重,連續投喂5天~7天。
六、爛鰭:金鱒苗種相對于虹鱒苗種更容易發生爛鰭病,主要危害10g/尾~50g/尾的苗種,可造成少量死亡。癥狀:病魚背鰭前部腫脹發炎,出現出血病灶。防治方法:降低養殖密度,用1ppm溴海因(10%)浸洗40分鐘~60分鐘;或投喂藥餌,用量每100kg魚體重加8g~20g土霉素,連續投喂5 天~7天;內服外用結合效果更佳。
七、鼓眼:主要是養殖水中氮氣含量較高引起,危害10g/尾~50g/尾的苗種,可造成少量死亡。癥狀:病魚眼球突出,個別眼球壞死,或脫落。防治方法:增加養殖用水溶解氧。
信息說明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金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金農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金農網”。違反上述條款,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所展示的信息由買賣雙方自行提供,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布人負責。本網站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友情提醒:網上交易有風險,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見面交易,異地交易請多學、多看、多問、多了解,網上騙術多種多樣,謹防上當受騙!
5,本網刊載之所有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編輯部電話:0451-88003358 電子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