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百科:
1、親魚。 黑鱘為卵胎生魚類。雄魚2-3齡,雌魚3-4齡性成熟,繁殖群體由3-14齡組成,其中又以3-4齡雄魚,5-7齡雌魚占優勢。雌雄親魚在11月前后交尾,此后卵在雌魚體內受精發育成仔魚,再行產出。人工苗種養成和天然苗種捕獲后養成的魚都可作為育苗用親魚。也可采捕即將產仔的野生魚直接放入產仔水池,不投餌短期暫不采仔,但這種情況有時產仔成活率較低。 黑鱘低齡親魚產仔量少,產仔時間早,產仔時溫度較低,在12.4-14.8℃范圍內,且產出的仔魚畸形小,成活率7天內達46%以上,結束時達 13.5%以上,高齡親魚產仔量大,產卵時間滯后,產仔時水溫較高,在15℃以上,所產仔魚畸形率住住高達40%以上。成活率7天內低于22%,并隨育苗進程逐步死亡。所以在選擇親魚時,以4-7齡,體長38-45cm,體重1-1.5kg為宜。一般全長40cm的親魚,可產仔10萬尾,45cm的產15 萬尾,50厘米的產35萬尾左右。但親魚蓄養密度不同對產仔量也有較大影響。 親魚的蓄養可在海上網箱和陸上水池中進行。臨近產仔時,將親魚移入室內水槽。親魚的放養密度3-5尾/立方米。餌料可使用玉筋魚、擬沙丁魚、竹莢魚等雜魚,隔日投喂一次。光照可控制在1000-2000勤克司,光照過強時應使用遮光簾遮光。換水量2-10個循環/天。凡親魚側臥、不安漫游,呼吸時鱘蓋張合超過1厘米,頻率高達41-45次/分鐘時,均是流產死仔的征兆。 2、仔魚收集。產出的仔魚由產仔水槽的溢流排水口進入0.5立方米的仔魚收集水槽。然后將其撈入桶內靜置10-15分鐘,將上層活力強的仔魚用容量法計數后放入入仔魚飼育池。 3、仔稚魚培育 ①前期培育 a、培育池可參照真鯛。 b、培育密度及水質管理。 將培育池水溫調至和產仔池相同后(親魚升溫培育,促其提早產仔的尤應注意),以8000-15000尾/m3的密度數仔魚入培育池。仔魚入池后,每天提高水溫1℃至18℃時穩定,也可自然水溫培育,但生長較慢。餌育用水為砂濾海水一般10天內止水培育,并適當添加新鮮海水。為調節水質,并為輪蟲提供餌料,在仔魚入池至20-30日齡內,餌育水中添加并保持小球藻在30-80萬細胞/ml。也有的生產單位,在添加小球藻期間止水培育,但從第4天后適當換水,每天1-2次,每次1/2-2/3。開始流水培育的時間,早的從第11天,晚的從第26天開始,換水前后的溫差不要大于1.5℃。培育初期微量充氣,隨仔魚的生長適當加強,靠進水和充氣,使池水形成環流,殘餌和糞便等集中于排水孔處。從第4天開始每天或隔天吸污一次。 c、餌料。 黑鱘初孵仔魚口裂較大,產出的第三天即能活潑攝食。前期培育所用的餌料主要有:輪蟲、鹵蟲無節幼體、養成鹵蟲、冰凍成體鹵蟲、新鮮或冷凍魚卵和仔魚(牙鲆、黑鱘、鱈等)、橈足類,冷凍枝角類、魚蝦肉糜和配合餌料等。開口餌料以輪蟲為主,以3-5個/ml的密度投喂,并視翌晨殘餌量加以調整。6-7天仔魚全長 6.6mm以上,增投鹵蟲初孵幼體0.5-1個/ml,第10-12天,全長達7.5mm左右,以鹵蟲幼體為主,保持1.5-2個/ml,第25-26 天,全長達17mm以上開始用切碎的糠蝦魚糜配合餌料等為主。 投喂過程中,要保持池水中一定的活餌殘量,并通過吸污控制池底過剩的配合餌料。前期培育時,生產50萬尾24mm左右的苗種,生物餌料的需要量約為輪蟲300億個、鹵蟲無節幼體51億個、養殖鹵蟲17億個。 輪蟲、鹵蟲無節幼體和養成鹵蟲在投喂前要進行營養強化。 日本在黑鱘前期飼育時,單位水體(立方米)出苗量達5700-10420尾成活率達53%。實踐證明,影響黑鱘育苗前期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初產仔魚的質量。選用低齡親魚,所產仔魚活力強,成活率高。 ②后期培育。稚魚全長75-30mm時結束前期飼育。若繼續高密度飼育,此后發生的互殘將造成大量死亡。出池方法:用配合飼料將稚魚誘集到一處,用虹吸管吸出,剩余的可降低水位,用水撈網撈干凈。將這些稚魚移入二次培養池或移到海上網箱進行2次培養。養成5-12厘米的大規格魚種。 培育池和海上網箱可參考真鯛育苗。 后期培育的放養密度是:全長30mm,5000尾/m3,全長40mm,2500尾/m3,全長50mm,1000尾/m3以上。超過以下密度,會因個體間攝食不均衡而產生顯著的生長差異,造成互殘并易誘發疾病。餌料主要是添加復合維生素的魚蝦肉糜和配合餌料,有兩者并用的,也有單獨使用其中一種的。配合飼料要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的魚體大小,逐漸增大飼料的粒徑,以適口為原則。投餌量視攝食情況而定,大約為魚體重的2.5-3.0%。陸地水池飼育可每天投喂4次,海上網箱飼育可每天投喂2-3次。后期飼育中,要反復進行分選,避免產生個體大小差異,調整放養量保持適宜的密度和換水量,成活率可高達90%以上。 ③土池育苗。利用我國沿海池塘眾多的有利條件,結合黑鱘的生物特性,開展土池育苗是一項成本低,見效快的捷徑。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對黑鱘的土池育苗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體操作可參照土池育苗。
按“多主枝開心形”結構進行整形,一般在冬季修剪時鋸去直立、角度小的主枝,每年鋸去1-2個主枝,以防一年鋸枝過多造成樹勢早衰,樹冠后保留3-5個主枝,每個枝上保留1-2個側枝和大、中型枝組。夏、秋季將主枝的角度拉成45°-60°,側枝角度為70°-80°,主枝要分布均勻。經過1-2年,將樹形改造完。
以上信息由邯鄲市綠野果苗種植有限公司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地市:河北省邯鄲市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