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家畜飼料來源之一。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扶植糧食生產,有力的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但在現階段玉米生產中,影響玉米生產的因素很多,但就種子而言,發芽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玉米大田生產的出苗長勢,還影響到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如何加強玉米雜交制種規范技術操作,切實增強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實現專業化生產,規范化管理,現就玉米種子在生產、加工、儲藏過程中,種子發芽率降低的原因做一些研究探討。
1、影響玉米種子發芽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1.1種子生產成熟度差
從種子專業理論來說,種子本身的發芽率與種子生產呈正相關,種子后熟好,成熟度高,發芽率和發芽勢就高。在我國高海拔地區玉米制種,玉米生育灌漿中后期氣溫開始下降,不能滿足種子正常成熟所需要的充足的光照和有效積溫,就導致種子成熟度受影響,相當一部分雌穗不能很好的成熟脫水,作為大田用種發芽率就不足。
1.2作物病害、蟲害影響
玉米制種親本組合中,由于個別自交系抗病蟲性差,易感雜玉米穗腐病、大斑病、玉米螟的危害,種子收獲時與正常種子外表無差別,而倉貯一段時間由于穗腐粒腐的感染,發芽率明顯降低。
1.3種子含水量的影響
種子水分是影響發芽率的關鍵因素。在收獲后堆放、脫粒、晾曬、倉貯的過程中,會因環境氣溫條件的變化,會由于種子本身含水量高,易發生堆放高溫霉變、夜間低溫凍害。這些情況都能直接降低種子的發芽率。近幾年我們采用站稈扒皮技術,促進水分蒸發和風化。促進后熟,降低水分,對提高種子發芽率有很好的作用。
1.4外界溫度的影響
玉米種子在10—12℃以上時才能發芽,在籽粒灌漿成熟期要求溫度不高于25℃,不低于16℃,種子凍害的主要原因是低溫度,其規律是水分越高,低溫持續的時間越長,發芽率降低的越迅速。玉米種子發生霉變的主要原因是在收獲后水分高的情況下堆積發熱造成的,其規律是水分越高,堆溫上升越快,發芽率降低越迅速。
1.5機械脫粒影響
種子機械脫粒無論水分過高或過低,脫粒時都易傷到籽粒胚部造成畸形苗的增加,影響種子發芽率。
1.6種子生活力的影響
玉米種子在儲藏過程中,儲藏時間超過一定年限,種子在呼吸代謝的過程中,有毒物質的不斷積累,以及營養物質損耗都在逐漸的降低種子的活力,種子活力就會逐漸減弱,至完全消失,從而降低種子的發芽率。
2、提高玉米種子發芽率的措施
2.1 因地制宜
因品種而宜,開展玉米雜交制種工作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光熱資源,選擇合適的制種基地。開展玉米雜交制種工作要適時早播,以促進玉米種子提早成熟。技術上可以采用地膜玉米制種的方法,同時可在后期,氣溫變化時,采用砍父本,摘除母本穗上部分葉片等方法,增加光照,通風,促進種子成熟。
2.2加強田間管理
根據玉米生長發育的各個時期,合理施肥灌水。加強肥水管理,尤其是加強成熟期間的管理,把握灌漿水,使其既保證玉米種子灌漿成熟所需水分,又防止貪青晚熟,造成收獲時含水量過高。也可在玉米后期,采用站稈扒皮技術,促進種子后熟迅速脫水,效果非常明顯。
2.3強化制種技術創新
現階段摸苞抽雄既是保障玉米雜交種的純度和提高制種產量的有效技術措施,推廣摸苞抽雄技術可有效的減少植株養分損耗,促其養分轉移到果穗上,促母本雌穗早吐絲,可利于促進制種田種子早熟。
2.4適期收獲,充分脫水,確保種子生產質量
玉米種子收獲后,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熱條件,促其盡快脫水后熟,嚴禁集中堆大堆,春播地區可扒光雌穗扔在制種田,勤翻動,以便降低種子的含水量。也可在庭院用木頭架起單項堆放,待水分為15%—18%時方可脫粒。脫粒后的玉米種子應及時攤曬,攤曬厚度以4厘米為宜。用木制掀翻曬對種子損傷最小,晚間要收獲或用篷布蓋住,防止降溫帶來的凍害。防止種子的發芽率受到影響。當種子水分不高于13%的安全指標時,方可入倉貯藏。
2.5科學保管,嚴防鼠蟲危害
嚴把種子入庫關,入庫種子的含水量不高于13%。做好清倉消毒改善倉儲條件。加強管理做到定期定點仔細檢測。庫房管理達到“五無”標準。對于越冬的玉米種子應選擇在較低溫度條件下儲藏,確保種子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