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百科:
野生泥鰍苗種的成活率一般在45%~60%,最高也不過80%。人工養殖的泥鰍苗種一般在80%左右,好的在90%左右,最高的在95%左右。野生泥鰍苗種的養殖成活率偏低,分析原因主要是: 捕撈方法:野生泥鰍苗在外收購或捕撈時,因捕撈方法不同,而又沒有按照規范操作,容易造成泥鰍苗種受傷。 中間過程復雜:泥鰍捕獲后,一般都經過長時間的高密度暫養,并篩選和運輸,有的還是多次篩選和運輸,使泥鰍受傷,體表黏液大量外泄,體質十分虛弱。 營養不良:在暫養及篩選運輸過程中,一般不喂食,這樣長時間的停食,使泥鰍根本沒有營養來源, 放養時間較遲:野生的泥鰍苗種放養一般都比較遲,這是因為泥鰍每年要在3月份以后,氣溫上升才會被農民捕撈起來,在較長時間內,不斷捕撈,暫養累積一定數量后,經篩選再出售。這樣時間往往都已在6月份甚至7月份,氣溫較高,而這些泥鰍因長時間的暫養、篩選及運輸,已是傷痕累累,極易發病死亡。 篩選和運輸不當:篩選時用篩子過泥鰍苗種,泥鰍小過篩孔容易,但也受傷;大的泥鰍苗種過篩孔難度大,更易受傷。 野生泥鰍苗種購買后,在放養前要處理妥當,即篩選出好的苗種進行飼養,挑出劣質苗種立即出售;即使是人工養殖的泥鰍苗種最好也篩選一下,盡可能的進行大小分養,即使是野生泥鰍苗種也可提高飼養的成活率,并可減少經濟損失。
以上信息由宿遷市津帆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地市:江蘇沭陽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