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9 19:26:08
來源:金農網用戶中心
以上信息由高中喜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方式
金農網農業百科
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落實,農業機械數量增長迅速,尤其是水稻聯合收割機數量成倍地增長。水稻聯合收割機作業時的谷粒總損失率都有規定的指標,一般要求小于3%~3.5%。但在實際使用中,由于機手操作技術和收割機技術調整不當等原因,會使谷粒總損失率增加。減少水稻聯合收割機作業時谷粒損失,不僅是廣大農民提出的迫切需求,更是收割機機手提高收割質量和應盡的職責。要減少水稻聯合收割機作業時的谷粒損失,對全喂入自走式水稻聯合收割機來說,應從安裝、調整、操作技術等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一、正確進行技術調整
1. 正確安裝分禾器。分禾是收割機作業的第一道工序,分禾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以后的作業工序和谷粒的損失。為此,安裝和調整分禾器須保證:分禾器中心線要垂直于割臺的動刀桿,分禾器尖與切割器高度一致;若分禾器變形,應及時校正,以免漏割,斜割而造成稻谷損失。
2. 正確調整撥禾輪。撥禾輪的高度為撥禾輪及撥齒轉至最低位置時,應作用在作物切割處以上三分之二的部位。過高易打擊稻穗部,過低易在撥禾板上掛莖桿。撥禾輪的前后位置,應調整到割臺處于切割位置時,撥禾輪軸位置應在切割器的正上方較合適。
3. 正確調整撥禾輪板的傾角,減少帶禾損失。收割直立或輕微倒伏的水稻時,撥禾輪板應垂直向下,這樣可減少撥禾輪板與稻穗頭的接觸,減少谷粒損失。收割倒伏的水稻時,撥禾輪板向后傾,并減少水稻聯合收割機使用中谷粒損失的技術措施將撥禾輪降低和后移。
4. 正確調整伸縮桿偏心位置,防止割臺喂入口翻草造成谷粒損失。伸縮桿伸出時,與割臺底板間隙為5~10mm;縮進時與中間輸送槽被動輪方向應縮至攪龍圓筒外周面。
5. 合理安裝脫粒滾筒齒桿的數量,及時清理篩網,減少排草口谷粒損失。在滿足稻谷脫粒干凈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滾筒齒桿。收割水稻,安裝3根齒桿就能滿足脫粒的需要;若收割粳稻,難脫作物或收割濕度較大的作物,可安裝4根或6 根齒桿,每根相間90°或60°安裝。在作業中,若發現排出的稻草有谷粒損失,要停機(發動機熄火)清理篩網上的稻草和雜物,以減少谷粒損失。
6. 正確調整風扇轉速、振動篩的振幅和排雜口的調節板位置,減少清選損失。收割水稻時,當谷粒被吹出時,風扇轉速應選低些。當收獲晚粳稻時,因清選量較多,可適當調大振動篩的振幅。收獲秈稻或清選量不大的谷物時,則適當減少振幅,減少拋出損失。調節板位置的調整,調節板位置越陡,吹出的谷粒損失也越少,但谷粒含雜率將增大;調節板位置越平,谷粒清潔度提高,但清選損失也同時增加。因此,在作業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二、正確操作使用
1. 收割機下田遇田埂高時,應在田塊的右角先用人工割出一塊空地(2m×4m),以免壓禾造成谷粒損失。
2. 正確開好割道。應沿田塊的右邊先割出一行,然后,采用二到三次倒車前進直線斜割的辦法,開出田角割道后,再轉彎直線收割。
3. 收割時盡量走直線,避免邊收割邊轉彎,壓倒水稻,造成谷粒損失。
4. 收割機作業中,應采用中、大油門工作。當收割機到田頭或離開割區轉移時,應繼續保持中大油門,運轉30s左右,以確保機器內水稻脫粒清選干凈,減少谷粒損失。
5. 先動后走。收割機作業時,先結合工作離合器,讓割臺切割器、輸送裝置、脫粒、清選等工作部件先運轉,達到額定工作轉速,再駕駛收割機行走收割作業,這樣可以防止切割器被稻莖桿咬住,減少谷粒浪費。
6. 遇濕等干。早晨露水大,水稻潮濕,一般要等到上午9時左右,露水干了,再駕駛收割機收割。如稻田中有水,應提前幾天放盡水,曬好田(人踩上去,沒有腳印),這樣可提高作業效率,還可避免收割機工作部件堵塞和減少稻谷的浪費。
7. 合理掌握速度。收割機作業速度直接關系到作業效率和質量,如果水稻產量500kg/畝以上,可選用Ⅰ檔作業;如果水稻產量在400~500kg/畝,可用Ⅱ檔作業;如果水稻產量在400kg/畝以下,可用Ⅲ檔作業。這樣可提高作業效率,防止收割機堵塞,減少稻谷浪費。
8. 收割作業中途盡量減少停車,遇故障停車時,應及時切斷收割機動力,減少撥禾輪的撥禾損失。
9. 排除堵塞故障時,應回收被堵塞水稻作物,重新喂入脫粒、清選,以減少損失。
10. 接糧員要注意避免接與放糧過程中的漏、拋、撒等浪費現象。
信息說明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金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金農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金農網”。違反上述條款,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所展示的信息由買賣雙方自行提供,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布人負責。本網站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友情提醒:網上交易有風險,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見面交易,異地交易請多學、多看、多問、多了解,網上騙術多種多樣,謹防上當受騙!
5,本網刊載之所有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編輯部電話:0451-88003358 電子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