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信息由史意華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金農網農業百科:
斑點叉尾套腸病來勢兇猛,具有發病突然,傳染快,死亡率高等特點,在出現癥狀后的1天~2天即發生大規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90%以上,有的幾乎達100%。 流行 患病魚的主要特征即“腸套疊”,而且這種腸套疊的出現率很高,可達60%~95%,其次是嚴重的個體體表有圓型褪色斑,尾部鰭條出血發紅,或是有肉眼可見的霉菌絲。病魚一旦出現腸套疊后即不吃食,并很快死亡。該病有很大的傳染性,在自然情況下主要感染斑點叉尾,魚苗、魚種和成魚均可感染,其他鲴科魚類也可感染,但在相同養殖條件下的有鱗魚未見感染(如鯉魚、鯽、草魚、鰱、鳙、鱸和武昌魚)。發病季節主要在春夏,3月~9月是其發病的時期,但以3月~5月高發,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開始發病,發病水溫多在16℃以上,并隨水溫的升高而縮短。發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一般發病率在90%以上,病程在2天~5天,死亡率90%以上,首次發生的疫區往往為 100%。 病因 該病的病原初步認為是斑點叉尾源的嗜麥芽寡養單胞菌。這種菌在各種水體中均可以存活,尤其是在大型水庫的底層水中多見。一旦魚在運輸途中有機械損傷,魚極易感染病。同時此病還和魚的抗病力相關,有肝膽綜合征的魚更易感染。此病屬于條件致病菌,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極易感染: 每年的3月~5月。此時正是魚苗販運的旺季,由于此時溫度尚低,魚苗體質差,在運輸途中密度過大,斑點叉尾 魚的胸鰭極易引起魚體皮膚損傷感染。這也就是苗種在購買后一經運輸就發生套腸的原因。 有肝膽綜合征和腸炎的斑點叉尾更易感染嗜麥芽寡養單胞菌。患有肝膽綜合征和腸炎的斑點叉尾 因腸道消化不足,腸道痙攣而致使腸道阻塞,發生腸套疊。 在腸道內有絳蟲也容易使腸道發生梗阻,并容易感染嗜麥芽寡養單胞菌,使斑點叉尾 易得套腸病。 防治 做好池塘水源、漁具的消毒預防工作。魚苗下塘前做好水體消毒,當有外來水源進入,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苗種在運輸、下塘時都應做好運輸苗種裝運容器的消毒工作。 做好應激處理,盡量減少魚體的應激反應。可以運輸時在水體中加五倍子末,用量1立方水20克,維生素C1立方水200克。治療時也相應地加上以上藥品,用量可按說明書用量加大3倍~5倍。 斑點叉尾一旦發生套腸,可按以下方法進行治療:外用水劑的氟苯尼考、五倍子末和生姜末,用量按標準用量使用;內服選用氟苯尼考、維生素C和五倍子末,用量按標準用量的3~倍5倍連續內服3天。3天后選用黃芪多糖、魚肝寶散和川楝陳皮散,用量也是按標準用量的3倍~5倍內服3天。采用中西結合,藥效快,鞏固和治愈率高。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