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銀鯽由于其獨特的繁殖特性,因此親魚培育、魚苗生產、苗種培育等方面與其它魚類有所不同。
一、親魚培育
(一)親魚培育池條件
培育方正銀鯽親魚的池塘,沒有嚴格的要求。以土池為好,池塘可大可小,從1畝至10畝都可以。魚池的形狀,朝向隨漁場的情況而定,當然規格魚池,東西走向較好,水深l∽2米;但魚池必須干凈,有10CM左右的淤泥層,池邊水中不長雜草,池水有一定的肥度,這樣有利于人工餌料的馴化養殖。
親魚池也可選擇鰱、鳙魚種培育池,作為方正銀鯽的親魚培育池(套養),這樣更有利于魚池的綜合利用,但不能放養鯉魚種。
(二)后備親魚選擇
選擇標準
(1)高體型個體:在銀鯽自然種群中因變異而分高背型和低背型兩個群體,高背型的生長速度要比低背型快46%左右; (2)生長快:在南方選一齡魚尾重0.15 Kg以上個體,在北方選擇一齡魚尾重0,l Kg以上個體;
(3)側線鱗30∽32個(4)體質健壯,鱗片完整,無病的個體。2.性別選擇(1)以生產異育銀鯽為主的,則只選擇雌魚;(2)但為保存種群,為以后世代更替,必須保留一定數量的雄魚。
世代更替選擇
由于方正銀鯽外形與南方鯽很難區別,而鯽魚又是一個極易浸入各類水體的種類,加上飼養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方正銀鯽使用2/3年后很易退化,影響生產效益。因此,作為親魚需要每3年左右更新一次。更新的方法是:
(1)按上述標準從產卵親魚中選擇好的雌魚與上面保存的雄魚自交,檢驗后代的生長效應,將保持原種方正銀鯽生產性能的后代,留作后備親魚加以培育。
(2)按上述標準從產卵親魚中選擇好的雌魚若干尾,與鯉魚雄魚交配,分別飼養各系后代,通過生長比較,從這些后代中選出保持原種方正銀鯽生產性能的留作培育后備親魚。
(三)親魚培育
1.親魚放養規格和放養密度
親魚培育可分后備親魚培育和產后親魚培育,兩者都可產用主養和套養兩種養殖方式。對產后親魚的培育更應加強,它關系到下一年的繁殖效率。
( l)主養池的培育技術:選擇3∽5畝魚池,采用馴化養魚技術,可集中培育數量較多的規格親魚,且易于管理和防治魚病。主養池在秋季魚出池后,應盡量排干池水,適當整修,清去過多的淤泥,日曬一段時間,使池中的有機質充分氧化分解為無機質。放魚前一周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用量為每畝為75 Kg左右。2∽3天后魚池注水,水深約50∽70CM。親魚入池捍,要及時的食鹽浸泡魚體10 分鐘左右,浸泡時間的長短視水溫和魚的體質靈活掌握。
主養池培育親魚要將雌、雄魚分塘培育,同時要防止野鯽或其它品種混入,以防在池中繁殖。由于鯽魚繁殖力高,且分批產卵,常常見到池中幼魚大小不一,數量過多,與親魚爭食,影響親魚的培育。如主養池只培養雌親魚,用它生產異育鯽苗種,池塘培育就比較簡單,但在挑選后備親魚時,必須嚴格區別雌、雄魚,不能讓一尾雄魚混入,否則很難掌握培育數量,這一工作較難做到。
關于親魚的放養規格,前面已經提及,方正銀鯽的性成熟年齡為2齡,即生后第2 年開始繁殖,但這年是初產,繁殖力不高,約在0.3 ∽2萬粒卵,因此,這年應作為后備親魚再培育一年。其放養規格,北方地區從l齡魚中選體重0.1Kg以上的個體;南方地區從1齡魚中選體重達到 0.15Kg的個體。
主養池銀鯽的放養密度應比商品魚養殖池要少,一般畝放300∽500尾,再搭配放養400尾左右鰱、鳙魚春片。這樣經一年培育,親魚規格都可以達到0.3∽0.5Kg左右的合格親魚,產卵量可以達到每尾5萬粒左右,且受精率、孵化率都高,魚苗質量好。
對產后親魚的培育要十分加強,喂以優質飼料,飼料中添加能促進性腺發育和提高子代健康發育的物質和微量元素,采用馴化養魚技術,保證產后親魚卵巢的恢復和發育。
(2)套養池培育技術:選擇鰱、鳙魚種培育池作為套養池較好,池塘面積可大可小,最好是5∽10畝。套養可以節省飼料,降低成本,不用專門管里。方正銀鯽的食性,前已提及.成魚主要攝食藻類、植物、腐屑和少量的底棲生物,其餌料成分與鰱魚相似,而鰱、鳙培育池一般水質較肥,適合它們的生長和性腺發育。這種養殖方式,更適合于產后親魚的培育.因套養數量較少,有利于它的生長、發育,但缺點是親魚回收比較困難。套養池的清塘消毒,放養時的魚體消毒和親魚放養規格等與主養池相同。放養數量一般畝放100∽150尾。秋后都可以育成0.25∽0.4Kg的合格親魚。
2.日常管理調節水質;這是親魚培育工作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使親魚生活在最佳的生態環境中,保證親魚健壯的生長發育,主要工作有:①適時注水,逐步提高池塘水深,水是魚生活的必須條件,也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池水的深度要隨著氣溫、水溫的提高和魚體的生長發育,逐漸加深,由放養時的50∽70CM,最后加深到 1.5∽2.5米。一般每周加水1∽2次,加水的次數決定于魚池的保水性,日蒸發量和池水的肥度,每次注水11∽15CM。②調節水的 P H值。養魚水最好是偏堿性的,即 P H值7—8。低于7,可用生石灰調之。每畝用量10公斤左右,全池潑灑,它也可預防魚病發生。 P H值高于9,應用江河水或地下水調節,排掉一部分水,注入一部分水;③機械增氧:適時注水的另一作用是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繁殖,保持池水有較高的溶氧量,但池水溶氧量也隨魚類個體的增大,池中生物的生長、繁殖、數量的增加,池水老化以及夏、秋季氣溫、水溫過高,水中有機耗氧增加等等,而逐漸減少,特別遇到陰雨、 悶熱天,池塘溶氧到午夜呈負債狀態,這時常常因池塘缺氧而泛塘死魚,因此要采用機械增氧辦法(一般采用晴天中午開機 l∽2小時,陰雨天半夜開機到翌日清晨),增加池水的溶解氧以保證培育親魚的正常生活和攝食。
(2)按時投喂:主養池必須投喂。配制適合親魚生長和性腺發育的顆粒飼料,粒經大小。視親魚的適口度。日投餌料量為魚體重的 4∽5%,日投餌3∽4次,每次投喂30∽40分鐘,設餌料臺,采用馴化養魚技術。鯽魚的攝食習性與鯉魚不同,在自然水體,它們分散攝食,很少集群,因此,馴化較難。但為保證親魚培育質量,必須馴化飼養。馴化應從夏花開始,從小養成攝食人工飼料的習慣,為后備親魚的培育打好基礎。
(3)巡塘防病:每天早、午、晚巡塘各一次。巡塘主要是觀察親魚的活動,黎明時,有無浮頭現象,浮頭程度如何;日間結合投餌等工作,檢查親魚的攝食情況,近黃昏時檢查全天吃食量,食臺有無餌料等等。酷署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易發生嚴重浮頭,這時應在半夜前后巡塘,及時制止和防止泛塘發生,記好巡塘日記。同時。要定時檢查魚體的健康狀況,根據該魚的發病特點,發病季節和主要病害。按時用藥物預防,采用魚池潑灑或做成藥餌投喂。一般每半月全池潑灑1ppm漂白粉(按“魚安”0.3ppm)或0.2∽0.5ppm敵百蟲一次,兩者可交替使用,也可按每畝水深1m用生石灰15∽20Kg潑灑達到改良水質,殺滅水中致病菌的作用。夏、秋季親魚極易感染腸炎和嗜水氣單胞菌(一種陰性敗血癥,夏季呈陰性,冬季呈陽性),可用磺胺胍粉(魚體重每50Kg用磺胺胍粉 1g)、士霉素等做成藥餌投喂,6天一個療程,每天投喂1次,第一天用全量,第二天至第六天每天藥量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