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 > 正文
信息類型:
信息標題:明年紅櫸樹種子價格公布啦
發布時間:2017/05/13 15:30:56
信息編碼:3056637606.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一。黃瓜立枯病-介紹: 黃瓜立枯病是幼苗時期主要的病害之一。立枯病在春季及溫室育苗期常與猝倒病相伴發生。初期為淡褐色,發病大約一周后,逐漸變為黑褐色。 二。黃瓜立枯病-癥狀: 黃瓜立枯病發生在幼苗時期的病害,一般體現在育苗中后期,黃瓜莖部和根部。在床溫較高時,多發生此病害。發病初期根莖部會有淡褐色病斑,后期為深褐色。早期白天萎蔫,莖基部變淡褐色,呈水漬狀,夜間恢復。如此反復多日后,病苗枯死。發病部位向里面凹陷,待瓜苗死亡后,瓜株并不見倒,并且病害進行的緩慢,這也是與黃瓜猝倒病的區別之處。 三。黃瓜立枯病-病原: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屬半知菌亞門。立枯絲核菌是土壤習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壤內的病殘體及土壤中長期存活,也能混在沒有完全腐熟的堆肥中生存越冬。菌核暗褐色,不定形,質地疏松,表面粗糙。極少數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越冬。 四。黃瓜立枯病-發病條件及規律: 黃瓜立枯病是由絲核屬真菌和半知菌亞門侵染所致,通過灌溉、農具等傳播。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病菌發育溫度19~42℃,適溫24℃;適應pH3~9.5,最適pH6.8。播種過密,分苗、間苗不及時,苗床濕度大,幼苗徒長,苗床缺肥等,都可引起苗期的發病率。 五。黃瓜立枯病-防治方法 1瓜種消毒:惡霉靈600-800倍液或甲霜惡霉靈800-1000倍液 2苗床覆土:惡霉靈1200-1500倍液或甲霜惡霉靈1500-2000倍液,與土壤相拌,覆蓋到拌過種的瓜種上。 3發病后藥劑防治:①噴灑惡霉靈1200-1500倍液,不僅能夠土壤消毒,而且還能促進植物生長,并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進入植物體內,移動極為迅速。在根系內移動僅3小時便移動到莖部,24小時移動至植物全身。并具有促進作物根系生長發育、生根壯苗提高成活率的作用。②甲霜惡霉靈葉面噴施稀釋1500-2000倍液,藥效被土壤吸收,通過根系吸收,可移到葉緣,并發揮作用,且藥效持久。促進作物生長,健苗壯苗:增強發根能力,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立枯病中最常見的有:黃瓜立枯病,水稻立枯病,棉花立枯病,西瓜立枯病
以上信息由范道青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張小姐(百度力薦誠信商家)(女)
聯系電話:0527-83533616
手機號碼:15151132222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江蘇宿遷龍廟鎮向陽路24號
郵政編碼:223642
電子郵箱:594459879@qq.com
信息標題:明年紅櫸樹種子價格公布啦
一、育成豬的飼養管理
(一)育成仔豬的生理特點
育成仔豬是指斷奶后在育成舍內飼養的仔豬,即從離開產房開始,到遷出育成舍為止,一般在35-70日齡之間,在育成舍經歷35天左右。
育成仔豬的生理特點是:
1、抗寒能力差:育成仔豬一旦離開了溫暖的產房和母豬的懷抱,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尤其對溫度較為敏感,如果長期生活在18℃以下的環境中,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還能誘發多種疾病。
2、生長發育快:這期間仔豬的食欲特別旺盛,常表現出搶食和貪食現象,稱為仔豬的旺食時期,若是飼養管理得法,仔豬生長迅速,在40-60日齡之間體重可增加1倍,不然易發生腹瀉、水腫病、副傷寒等多種疾病。
3、對疾病的易感性高:由于斷奶而失去了母源抗體的保護,而自身的主動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健全,對傳染性胃腸炎、萎縮性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某些垂直感染的傳染病如豬瘟、豬偽狂犬病等,在這時期也可能暴發。
工作要點:采取各種方法以減少仔豬的轉群應激,從飼料過度、豬群管理、環境控制及疫苗接種等方面入手提高本段豬群的生產性能及其經濟效益。
(二):育成舍入豬前的準備工作:
本單元的上批仔豬轉出后,及時對本單元進行徹底清理(拆除一切沒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對豬只造成傷害的 危險物品)、沖洗(包括料箱、網床、窗臺、風機、天棚、地板及各種用具沖洗做到物見本色)、消毒(本著一清、二沖、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消、八接豬的原則,徹底凈化消毒),經一周的空舍凈化后調整舍內環境(溫度、濕度等),做好接斷奶豬的準備。
(三):仔豬轉入育成舍后的工作
1、合理組群:為了提高仔豬的均勻整齊度,保證 全進全出工藝流程的順利運作,從仔豬轉入開始根據其品種、公母、體質等進行合理組群,并注意觀察,以減少仔豬爭斗現象的發生,對于個別病弱豬只要進行單獨飼養特殊護理。 2、衛生定位:從仔豬轉入之日起就應加強衛生定位工作(此項工作一般在仔豬轉入1-3天內完成,越早越好),使得每一欄都形成采飲區、休息區及排糞區的三區定位,從而為保持舍內環境及豬群管理創造條件。
3、環境的控制:注意通風與保溫,育成舍的室溫一般控制在22-28oC,濕度控制在60-65%,由于保育舍內的豬只多、密度高,在寒冷季節往往可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氨氣、二氧化碳等),因此 在保溫的同時要搞好通風,排除有害氣體,為豬只提供較為舒適的生長生活環境。
4、飼料過度:
4.1為了減少因飼料過度而造成的仔豬應激,建議用以下方案進行飼料過度:仔豬轉入后1-7天飼喂乳豬料(8199);8-9天飼喂顆粒料:仔豬料=2: 1;10-11天飼喂顆粒料:仔豬料=1:1;12-14天飼喂顆粒料:仔豬料=1:2;14天以后全部飼喂仔豬料。在生產中可根據豬群的整體情況靈活掌握,對于病弱豬只可適當延長飼喂乳豬料或飼料過度的時間,而對于轉群體重較大、強壯的仔豬則可反之。這樣可以調控生產成本增加生產效益。
4.2進入育成舍的第一周內,對仔豬要進行控料限制飼喂,只吃到七八成飽,使仔豬有饑有飽,這樣既可增強消化能力,又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并能有效地預防水腫病和腹瀉性疾病的發生。對育成仔豬要求提供優質的全價飼料。
4.3合理飼喂:根據豬群的實際情況,在飼料中酌情添加促生長劑或抗菌藥物。進行藥物預防工作。此外,在飼養過程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凈槽,以確保料槽中飼料的品質。
5、疫苗接種:根據免疫程序及時準確的做好各項免疫工作,做到注射部位的消毒準確、且免疫劑量要足、一豬一針、頭頭注射、操作規范,確保免疫效果。
二、育成豬的保健工作
在堅持 防疫第一 的基本前提下,本著 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的原則,對育成豬群做如下保健預防工作:
(一)保健目標:
A:減少斷奶時的各種應激。
B: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C:預防斷奶后的多系統衰竭綜合癥統。
D:預防腹瀉、水腫等疾病。
(二)綜合保健措施
1、環境方面:
注意通風保溫,育成舍的室溫一般控制在22-28oC,濕度控制在60-65%,為豬只提供清潔衛生、干燥較為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如果長期生活在18℃以下不潔的環境中,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還能誘發多種疾病)
2、飼料方面:
為育成豬提供優質全價配合飼料,此外為減少因飼料過度而造成的仔豬應激,把握好新轉入第一周仔豬的限料及第二周仔豬的飼料過度工作。此外在過度料中適當添加一些廣譜抗菌素類藥物,對預防仔豬因轉群及飼料過度應激所造成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及神經系統疾病也是一很好的措施。
3、消毒防疫方面:
3.1消毒工作:對于育成段的消毒工作采取與場區消毒同步進行即隔日消毒一次的原則,(每周一、三、五對育成舍進行全方位立體噴霧消毒)并確保消毒藥的有效濃度及噴霧密度等,為避免菌毒對消毒藥產生耐藥性,采取每周更換一種消毒藥的原則。
3.2免疫工作:根據場內已定的免疫程序及時準確的做好各項免疫工作,做到注射部位的消毒準確、且免疫劑量要足、一豬一針、頭頭注射、 操作規范,確保免疫效果。
3.3抗體監測工作:加強豬群的抗體監測,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堅持做好季度驗血工作,根據驗血結果,隨時調整場內的免疫程序及預防用藥規程;逐步實施每批次的抗體監測,根據抗體監測結果,逐步調整場內的免疫與預防用藥規程;同時開展藥敏試驗,加強治療及針對性的預防投藥。
4、驅蟲、滅蠅、滅鼠方面:
A:驅蟲工作:
體內驅蟲:首選藥物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預混劑)
療程與給藥途經:每年春秋各驅蟲一次,一次二個療程,每一療程一周,二個療程的時間間隔為一周。
環境滅蟲:每一療程結束后用敵百蟲或菊脂類殺蟲劑對育成舍進行滅蟲
消毒。
B:滅蠅、滅鼠:
滅蠅:潔利33、強蠅必凈
育成舍內常年實施,按所使用滅蠅藥物的使用說明進行;同時加強環境衛生的清潔、整理,堅持生產區的消毒制度,保證清潔環境也利于滅蠅工作的開展。
滅鼠:堅持常年實施藥物滅鼠工作,同時場內的飼養人員也應加強對老鼠的觀察,出現鼠密度增大等情況時,及時投放鼠藥進行滅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