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 > 正文
信息類型:
信息標題:黃花槐種子一般什么價格我知道
發布時間:2017/05/12 09:12:24
信息編碼:1224449341.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農藥有剩余的情況時有發生,扔掉的話會很可惜,但又不能隨意的放置。為確保人畜安全和農藥質量,剩余農藥的儲存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防事故 凡是農藥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存放農藥要注意防止發生事故。從安全角度考慮應注意四點:1.在保管時最好存放在專柜或木箱中,并要在外面加鎖,再貼標簽;2.農藥不能與糧油、豆類、種子、蔬菜、食物以及動物的飼料等同室存放;3.乳油劑和煙熏劑農藥不能和易燃易爆物品(如火柴、汽油、機油、鞭炮等) 放在一起,更不能存入室內或畜禽舍內以及附近,特別注意不要放在小孩可接觸的地方。以免發生事故。 二防揮發 由于大多數農藥具有揮發性,貯存農藥要注意施行密封措施,避免揮發降低藥效,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三防變質 農藥一定分類存放,也不能和堿性物質、碳銨、硝酸銨等同時存放在一起。 四防潮濕 保管存放農藥的場所應當保持干燥 (相對濕度在75%以下),嚴防潮濕。 五防農藥標簽或使用說明書丟失 農戶購買的農藥必須保存好農藥的標簽及使用說明書,拆零購回的少量農藥當時應寫好標簽貼在藥瓶(袋)上,對標簽已失落或標簽模糊不清的農藥,必須重新用紙寫明品名、用法、用量、有效期限、使用范圍,貼于瓶上或袋子上以備正確使用。
以上信息由范道青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張小姐(百度力薦誠信商家)(女)
聯系電話:0527-83533616
手機號碼:15151132222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江蘇宿遷龍廟鎮向陽路24號
郵政編碼:223642
電子郵箱:594459879@qq.com
信息標題:黃花槐種子一般什么價格我知道
野狍俗稱狍子,學名矮鹿,屬雙蹄目鹿科動物,現為國家野生保護動物。因其全身無肥膘肉質純瘦、享有“瘦肉王”之美稱,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為高級野味佳肴,同時也是高效創匯產品。因此,掌握野狍的飼養及繁殖技術,不僅有利于保護野生資源,也為我國廣大養殖戶探索出一條新的致富之路。
1 野狍的特點及生長特性
野狍體形勻稱,體格健壯,適應性和抗病力極強,且易馴化、好管理,食源廣泛,各種闊葉樹葉、野生雜草、農作物秸稈、水果皮、蔬菜等都是野狍喜食的飼料。養殖野狍周期短、飼養成本低、經濟效益高。仔狍出生后約400d可長成為成年狍,體重可達40kg。進入性成熟期,野狍1年繁育1胎,單胎產 2~3羔,小狍子出生后大約1個月左右開始學會采食,這個時候,小狍子可以斷奶了,斷奶后的小狍子要分群飼養。種狍繁殖使用年限10年左右。目前野狍肉價昂貴,收購價為150元/kg,一年半出欄商品狍純收入逾千元。有關專業人士預測近10年或更長時間,種狍會供不應求,而每對種狍售價4000~5000 元。
小狍子出生后,與梅花鹿長得相像,棕色的毛中長有4條直線型的白色斑點。小狍子一般需一年后才能達.到性成熟。小公狍子大概在1月份左右長出兩個角,第1年,兩只角沒有分支,第2年每只角有1個分岔;第3年每個角長出3個岔。這種角的分岔可能與年齡有關。狍子的角剛長出時為茸,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沒有鋸茸,它會自動骨質化,變成硬硬的角。從11月份開始,狍子為了適應冬季寒冷的環境,開始增毛在原來棕紅色毛的基礎上,長出一層又厚又長的灰白色毛,將原來棕色的毛覆蓋。在肛門和陰莖的周圍,長出一層厚厚的白毛。這種毛的轉變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冬季寒冷的環境,另一方面,這種與環境相似的顏色,可以有效防止獵物的捕捉。大約在第2年的3月中旬,增加的毛開始脫落,由灰白色又轉變為棕紅色。
2 飼養管理
2.1 圈舍
狍圈一般建在庭院內向陽、通風處,作到冬暖夏涼。圈舍由運動場和舍室組成,運動場為敞棚結構,外圍墻高2m以上,為防逃跑,墻頭可壓蓋柴草。舍室為封嚴結構,總體要求每頭狍圈舍面積不低于5平方米,圈內設喂食槽和飲水槽。野狍冬季不怕冷但室溫最好在0℃以上,夏季怕熱,因此夏季要有遮蔭設施。活動場最好是水泥地面,且有排水系統。小狍子圈舍要用鐵網圈欄,防正小狍子因受到刺激發生撞傷、撞死。
2.2 飼養與飼料
成年狍日糧配方為:草粉400g、麩子150g、玉米面150g、豆餅50g。7~10d喂1次鹽(10g左右),拌入飼料中即可。野狍在夏季,喜歡吃蒲公英、苜蓿草、苦菜、榆樹葉等青飼料,要求品種多,不霉變。每天要飲水,一周左右補充一次鹽,每次每頭補充2g左右。另外根據不同時期,如交配期、妊娠期、哺乳期等,適當增加一些精飼料。冬季以果樹葉、苜蓿草為主要的粗纖維飼料,以蘿卜、胡蘿卜、水果為青飼料,添加精飼料及含硒生長素、骨粉、魚粉等徽量元素及礦物質等。在冬季10d左右補充1次鹽,每次每頭補充2g左右,每天要給水,但冬季飲水量少。野狍飲水不定時,飲水槽內每天都應保持有清潔用水,且每天一換。飼喂要定時,一般夏季每天喂4次,冬季每天喂3次,喂食量以不吃為準。
公狍與母狍要分圈飼養,如果一起飼養,公狍在采食時,一般不讓母狍吃。大狍子與小狍子也要分圈飼養。圈舍要每天清掃,最好在活動場地鋪鋸末子,這樣,既可防寒,又便于清掃。狍子是一種應激性很強的動物,最好每天定時專人飼喂。
2.3 預防疾病
狍子的發病率不高,且發病后很容易治愈。盡管如此也不能輕視疾病的預防。禁喂不潔、霉變飼料,水槽、食槽天天清洗;每天清掃圈舍,夏季多用干土面或小灰鋪墊地面,保持干燥和衛生:每月用火堿或生石灰20%,加水80%全面噴灑1次圈舍,定期進行消毒,并謝絕外人入內參觀。
2.4 繁殖
野狍的繁殖季節性很強。每年8月20日至9月20日為發情配種期,受胎率為100%,沒有空懷現象,妊娠期為270d。母狍發情期一般表現為多動,有的根本看不出來。因此8月20日以后要天天把母狍放入公狍圈內試情,母狍若發情自愿接近公狍,很容易交配成功,一般在2d內交配2~3次;母狍著不發情,公狍一靠近就逃跑并有叫聲,公狍追逐一陣后開始用頭頂撞母狍,此時要迅速將母狍放回原圈。
公、母狍平時分開飼養,配種時按公、母1∶4最適宜。母狍產胎時一般是自產自乳,不用人工輔助,但個別難產的可人工助產。母狍難產時異常溫順,人可近前順勢勻力拉羔腿助產。野狍母性特別強,產羔后立即用舌舔羔毛并自行喂乳,約1~2h胎盤脫落,母狍自行吃掉以補其身,這是野狍特性決定的。哺乳期開始每天給母狍增加150g精飼料,7d后增加到200g,同時添加些奶粉、骨粉等動物蛋白,另外再添加些青汁飼料。
狍羔7d后有吃土的習性,要選半蔭地干凈土壤約一筐,堆放在圈內墻角處供其自行采食。狍羔約15d開始采食,60d脫離母乳,當年可長到25kg以上,第2年即可配種,到2周歲以上時產羔。
3 注意事項
3.1 要規;B殖,至少要飼養50頭以上。
3.2 要有充足的飼料來源,最好有苜蓿草。
3.3 掌握野狍馴化、飼養及繁殖技術。
3.4 畜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