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苗建園
育苗葡萄枝條極易生根,一般多用扦插法培育苗木。在加速苗木繁殖或葡萄園補缺時也應用壓條法。
扦插多用硬枝扦插法。結合冬季修剪,選生長健壯、充分成熟和芽眼他滿的一年生枝貯藏備用。插穗一般帶2-3節,上端距芽2厘米處剪截,下端緊靠節下,有利于生根。扦插前可用溫床先行催根,待根原基露出后再行扦插;或插穗下端用萬分之一百(100ppm)萘乙酸溶液浸漬12-24小時,然后打插,均能提高插條的發根率和成苗率。葡萄扦插生根的適宜溫度為25度-28度,所以春季露地扦插時期不必過早。一般在春季上溫升達15度-20度時抒插。進行地膜覆蓋育苗的,則應提前。
二、建園
規劃設計葡萄園時,江淮流域苗木宜秋植。秋植后,地上部剪留2-3節,然后覆土越冬。栽植株行距依架式和品種生長勢而異。棚架栽培每畝120-160株不等。
三、整形修剪
(一)架式
棚架式葡萄通風透光好,病害發生較輕,尤適用于南方多雨、潮濕的地區,栽種生長勢強的品種。棚高一般1.6 -2米,每隔4米設立支柱,上端齊平,柱頂上架設木桿,再在其上縱橫拉8號或12號鐵絲作成格子狀棚面,格眼40厘米左右。葡萄栽種于棚下一側或中央,枝蔓向架面另一側或向四周均勻分布。
(二)整形
棚架栽培的葡萄,一般用龍干形整形或采用X形整形。龍干即主蔓,每株葡萄上棚后分生2-3條主蔓,平行向一側引縛,主蔓間相距50厘米左右,其上不再分生側蔓,而直接選留枝組,枝組間間隔20厘米-30厘米,結果母蔓一般多用短梢修剪。X形整形方式是植株栽植于棚的中央所采用的一種樹形。主干垂直向上,在棚面上分生主蔓時,先后向四周分布,占有棚面,呈X形。整形中要注意平衡各主蔓間的生長勢,以利均衡結果。
(三)修剪
葡萄落葉后應盡量早剪,以利傷口愈合,避免枝芽遭干凍或發生傷流。幼樹整形期間,每年冬季均應對各類枝蔓進行短截。粗壯的一年生枝作主蔓延長枝使用時,剪留50 -100厘米。過于長放不利于其上枝組的培養。其余較細弱的枝蔓,無用者疏除,需繼續培養的留2-3芽短截,使次年抽梢壯旺,便于選留。對結果母蔓的剪留,通常分短梢修剪(留2-4節短截)、中梢修剪(留5-7節)和長梢修剪(留8-15節)幾種,依品種的生長勢而異。一般結果枝發生部位低,生長勢較弱的品種多采用短梢修剪,或中、短梢混合修剪。結果枝發生部位高,生長勢較強的品種,多采用中、長梢混合修剪或長梢修剪。
完成整形要求后的葡萄植株,冬季修剪的主要任務是選留結果母蔓,以及枝組和主蔓的更新。結果母蔓采用短梢修剪時,應盡可能選留靠近主蔓的新枝,使結果部位不致外移過快。當采用中、長梢修剪時,宜采用雙枝更新法修剪。即在選留結果母蔓的下方選1個枝蔓,留2芽短截,作為預備蔓。第二年冬剪時,將已抽梢結果的枝蔓從預備蔓上方剪除,預備蔓即成為新的結果母蔓。當每年單位面積上剪留的結果母蔓數相對恒定時,產量也就保持相對穩定。切忌作大幅度的調整。
葡萄枝組上的結果母蔓逐年結果致部位上升后,結實力逐漸降低。這時可用枝組基部發生的成熟新梢進行更新修剪,使結果部位重新回復到距主蔓較近的位置。當主蔓先端延長枝生長衰弱,或已無延伸部位,而后部枝組上發生有成熟良好的枝蔓時,可及時縮剪換頭,將生長良好的枝蔓代替原頭,并重新在更新部位上培養新的枝組。
一般當多年生的主曼生長結果8-12年后,漸趨衰老,芽眼不能大量前發,這時要進行大更新。在大更新之前,應先積極選留培養從近地表處發出的萌蘗,或由原生蔓基部發生的新梢,使其成為健壯的新蔓,占有一定的架面。當新蔓發生的新梢能逐步代替老蔓占有的架面時,可將老蔓除去。葡萄隱芽壽命長,更新比較容易成功。
除冬季修剪外,葡萄的夏季修剪工作也很重要。包括春季的除萌定梢、新梢摘心和副梢處理,以及掐穗尖、去卷須等。對結果新梢的摘心一般在花前進行,以提高著果率;著果過多的品種可在花后摘心。花序以上留4一6葉。對無果新梢的摘心一般留10-15葉。新梢摘心后,夏芽副梢大量萌發,除先端保留1個外,其余全部抹除或留1葉掐心。對頂端生長的副梢則要反復摘心,控制生長。在去卷須的同時,要對新梢進行引縛。
利用葡萄生育期長,有些品種副梢或冬芽易形成花序原基的特點,巨峰等品種可以實現一年多次結果。如在主梢開花前15-20天,在主梢花序以上夏芽尚未萌動的節上摘心,并將干部已萌發的夏芽副梢全部扶除,使營養集中于頂端,則在先端萌發的副梢中常可獲得較好的二次果。此外,在主梢摘心后,謝花3-4周抹除頂端副梢,迫使先端1-2個冬芽萌發,則可在冬芽二次梢上獲得二次果。
四、土肥水管理及其他
(一)土肥水管理
葡萄是需肥量較大的果樹。施肥數量要隨產量的增長而增加。大約每生產100公斤葡萄,全年需施純氮0.6-l公斤,磷(P2O5) 0.3-0.4公斤,鉀(K2O)0.7-1.2公斤。各地土質、肥力基礎及品種各不相同,適宜的施肥量也有差異;以能使葡萄正常生長和結果為準。通常,葡萄對氮素和鉀素要求較多。
基肥的施用掌握采后早施,集中施和適當深施。切斷表層根系,有利于根系深入下層土壤和提高抗旱能力,是葡萄獲取豐產的重要基礎。追肥掌握在萌芽開花前、幼果開始生長期和漿果著色期施用。第一、二次追肥以氮肥為主,但巨峰葡萄落花落果嚴重,要嚴格控制花前和花后施氮,不使新梢旺長。第三次追肥以磷、鉀肥為主,以提高漿果的品質。此外,采果后結合基肥的施用可混用速效性肥料,提高樹體養分的積累。開花前葉面噴施0.2%-0.3%硼酸或硼砂溶液,有利于促進正常授粉、受精和著果。在漿果著色期到漿果成熟前噴2-3次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或2%草木灰浸出液,可提高漿果含糖量,促進枝條老熟,混噴光合微肥效果尤好。
灌水多結合追肥進行。土層深厚的地方除春旱時需要灌溉外,基本上可以不灌溉。有灌溉條件之處,則在萌芽前灌催芽水,漿果膨大期結合追肥灌水一次,在秋施基肥后再灌水一次。
葡萄雖然耐澇,但根系長期無氧呼吸,損害很大。閩北地區雨季多雨,要做好排水工作。
葡萄根系呼吸旺盛,要求土壤透氣性良好。除結合施用基肥深翻土壤外,葡萄園經常中耕松土,保持疏松狀態,對葡萄的良好生長有很大作用。
(二)花果管理
在正常管理的條件下,葡萄的花穗很多、很大,很容易超過樹體的負荷量標準,引起漿果變小,有色品種著色不良和糖分下降等缺點。生產上應根據結果新梢的粗度、葉片大小和果穗大小疏除多余的花序,每一結果新梢以留l-2個果穗為度。全株保持20:l左右的葉穗比,品種間有所差別。同時對所留花穗掐去全長的1/4至1/5,過大的副穗也應除去,以使果穗緊湊,果粒整齊一致。巨峰葡萄每穗以0.5公斤為宜,隨果穗增大,漿果變小。此外,還要考慮到全樹的負荷量,結果過多時,巨峰葡萄遲遲不易良好著色,一般每平方米架面留6-7穗,即可獲得豐收。預備蔓上一般不留果穗。
另一方面,巨峰葡萄由于枝梢旺長等原因,又極易大量落花落果,除花期控制施氮,花前對結果新梢進行摘心外,在新梢展葉6-8片時噴0.l%-0.3%濃度的比久溶液或浸沾花穗,或用0.2%濃度的多效唑溶液在初花期噴布花穗,均能有效地提高著果率。但噴布比久前后4-5天不能使用波爾多液,以免發生藥害。此外,花后10-12天用百萬分之三十(30PPm)濃度的葡萄膨大劑溶液浸漬果穗可有效地增大果粒。
用廢舊報紙或專用袋對鮮食品種的果穗進行套袋,能有效地防止漿果日灼、農藥污染及病蟲鳥蜂等的為害,提高果實品質。著色品種可在采收前2周左右撕開紙袋下部,促進上色。
五、采收與貯藏
當葡萄果粒變軟,果粉明顯,有色品種表現本品種色澤,黃白色品種變得透明、糖分增加時,表明漿果已達成熟期可以采收。鮮食外運的葡萄,采收期應稍早,以免運輸途中漿果因過熟而脫落。釀造或制汁用葡萄,應在漿果充分成熟時采收,以增加漿果糖度和增進風味。
葡萄不耐貯藏。適宜的貯藏條件,要求0度左右的低溫和90%左右的相對濕度,并應進行防腐處理。8月高溫季節采收的葡萄,一般隨摘隨銷,不作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