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百科: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農業有害生物的應急防控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時農藥也是一種有毒易燃的物質。農藥使用要求的技術性強,使用的好,可以防治農業有害生物,保護農業生產安全;使用不當,則會造成作物藥害、農藥殘留量超標、環境污染、人畜中毒事故的發生。當前煙草、水稻、露地蔬菜已逐步移栽大田,大棚春提早蔬菜正值生長旺盛期,農業有害生物開始了多發和重發危害的時期,同時也進入了農藥使用較為頻繁的時期。 一、自覺抵制禁用農藥。掌握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23種農藥以及甲拌磷、甲基異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環磷、治螟磷、內吸磷、克百威、涕滅威、滅線磷、環磷、蠅毒磷、地蟲硫磷、氯唑磷、苯線磷等14種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限制使用種農藥 。在生產中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限制選用,并積極宣傳。 二、選用對路農藥。市場上供應的農藥品種較多,各種農藥都有自己的特性及各自的防治對象,必須根據藥劑的性能特點和防治對象的發生規律,選擇安全、有效、經濟的農藥,做到有的放矢,藥到“病蟲”除。 三、科學使用農藥。農作物病蟲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在搞好農業、生物、物理防治的基礎上,實施化學藥劑防治。開展化學防治把握好用藥時期,絕大多數病蟲害在發病初期,危害輕,防治效果好,大面積暴發后,即使多次用藥,損失也很難挽回。因此,要堅持預防和綜防,盡可能減少農藥的使用次數和用量,以減輕對環境及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四、采用正確的施藥方法。施藥方法很多,各種施藥方法都有利弊,應根據病蟲的發生規律、危害特點、發生環境等情況確定適宜的施藥方法。例如防治地下害蟲,可用拌種、毒餌、毒土、土壤處理等方法;防治種子帶菌的病害,可用藥劑拌種或溫湯浸種等方法。由于病蟲危害的特點不同,施藥的重點部位也不同,如防治蔬菜蚜蟲,噴藥重點部位在菜苗生長點和葉背;防治黃瓜霜霉病著重噴葉背;防治瓜類炭疽病,葉正面是噴藥重點。 五、掌握合理的用藥量和用藥次數。用藥量應根據藥劑的性能、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施藥方法確定。如作物苗期用藥量比生長中后期少。施藥次數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時期的長短、藥劑的持效期及上次施藥后的防治效果來確定。 六、注重輪換用藥。對一種防治對象長期反復使用一種農藥,很容易使這種防治對象對這種農藥產生抗性,久而久之,施用這種農藥就無法控制這種防治對象的危害。因此,要注重輪換、交替施用對防治對象作用不同的農藥。 七、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規定。農藥安全間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藥到作物采收時的天數,即收獲前禁止使用農藥的天數。在實際生產中,最后一次噴藥到作物收獲的時間應比標簽上規定的安全間隔期長。為保證農產品殘留不超標,在安全間隔期內不能采收。 八、施藥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1、施藥人員應身體健康,經過培訓,具備一定植保知識。年老、體弱人員,兒童及孕期、哺乳期婦女不能施藥。 2、檢查施藥藥械是否完好。噴霧器中的藥液不要裝得太滿,以免藥液溢漏,污染皮膚和防護衣物;施藥場所應備有足夠的水、清洗劑、急救藥箱、修理工具等。 3、穿戴防護用品。如手套、口罩、防護服等,防止農藥進入眼睛、接觸皮膚或吸入體內。施藥結束后,應立即脫下防護用品,裝入事先準備好的塑料袋中。帶回后立即清洗2~3遍,晾干存放。 4、注意施藥時的安全。下雨、大風天氣、高溫時不要施藥;要始終處于上風位置施藥,不要逆風施藥;施藥期間不準進食、飲水、吸煙;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噴頭,應用牙簽、草桿或水來疏通。 5、掌握中毒急救知識。如農藥濺入眼睛內或皮膚上,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應立即停止作業,脫掉污染衣服,攜農藥標簽到最近的醫院就診。 6、正確清洗施藥器械。施藥藥械每次用后要洗凈,不要在河流、小溪、井邊沖洗,以免污染水源。農藥廢棄包裝物嚴禁作為它用,不能亂丟,要集中存放,妥善處理。 九、安全貯存 1、盡量減少貯存量和貯存時間。應根據實際需求量購買農藥,避免積壓變質和安全隱患。 2、貯存在安全、合適的場所。少量剩余農藥應保存在原包裝中,密封貯存于上鎖的地方,不得用其他容器盛裝,嚴禁用空飲料瓶分裝剩余農藥。應貯放在兒童和動物接觸不到,且涼爽、干燥、通風、避光的地方。不要與食品、糧食、飼料靠近或混放。不要和種子一起存放。因為農藥的揮發物有較強的腐蝕性,農藥和種子一起存放,會降低種子的發芽率。 3、貯存的農藥包裝上應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標簽。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農業有害生物的應急防控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時農藥也是一種有毒易燃的物質。農藥使用要求的技術性強,使用的好,可以防治農業有害生物,保護農業生產安全;使用不當,則會造成作物藥害、農藥殘留量超標、環境污染、人畜中毒事故的發生。當前煙草、水稻、露地蔬菜已逐步移栽大田,大棚春提早蔬菜正值生長旺盛期,農業有害生物開始了多發和重發危害的時期,同時也進入了農藥使用較為頻繁的時期。 一、自覺抵制禁用農藥。掌握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23種農藥以及甲拌磷、甲基異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環磷、治螟磷、內吸磷、克百威、涕滅威、滅線磷、環磷、蠅毒磷、地蟲硫磷、氯唑磷、苯線磷等14種在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限制使用種農藥 。在生產中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限制選用,并積極宣傳。
二、選用對路農藥。市場上供應的農藥品種較多,各種農藥都有自己的特性及各自的防治對象,必須根據藥劑的性能特點和防治對象的發生規律,選擇安全、有效、經濟的農藥,做到有的放矢,藥到“病蟲”除。
三、科學使用農藥。農作物病蟲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在搞好農業、生物、物理防治的基礎上,實施化學藥劑防治。開展化學防治把握好用藥時期,絕大多數病蟲害在發病初期,危害輕,防治效果好,大面積暴發后,即使多次用藥,損失也很難挽回。因此,要堅持預防和綜防,盡可能減少農藥的使用次數和用量,以減輕對環境及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
四、采用正確的施藥方法。施藥方法很多,各種施藥方法都有利弊,應根據病蟲的發生規律、危害特點、發生環境等情況確定適宜的施藥方法。例如防治地下害蟲,可用拌種、毒餌、毒土、土壤處理等方法;防治種子帶菌的病害,可用藥劑拌種或溫湯浸種等方法。由于病蟲危害的特點不同,施藥的重點部位也不同,如防治蔬菜蚜蟲,噴藥重點部位在菜苗生長點和葉背;防治黃瓜霜霉病著重噴葉背;防治瓜類炭疽病,葉正面是噴藥重點。
五、掌握合理的用藥量和用藥次數。用藥量應根據藥劑的性能、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施藥方法確定。如作物苗期用藥量比生長中后期少。施藥次數要根據病蟲害發生時期的長短、藥劑的持效期及上次施藥后的防治效果來確定。
六、注重輪換用藥。對一種防治對象長期反復使用一種農藥,很容易使這種防治對象對這種農藥產生抗性,久而久之,施用這種農藥就無法控制這種防治對象的危害。因此,要注重輪換、交替施用對防治對象作用不同的農藥。
七、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規定。農藥安全間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藥到作物采收時的天數,即收獲前禁止使用農藥的天數。在實際生產中,最后一次噴藥到作物收獲的時間應比標簽上規定的安全間隔期長。為保證農產品殘留不超標,在安全間隔期內不能采收。 八、施藥安全防護注意事項。
1、施藥人員應身體健康,經過培訓,具備一定植保知識。年老、體弱人員,兒童及孕期、哺乳期婦女不能施藥。 2、檢查施藥藥械是否完好。噴霧器中的藥液不要裝得太滿,以免藥液溢漏,污染皮膚和防護衣物;施藥場所應備有足夠的水、清洗劑、急救藥箱、修理工具等。 3、穿戴防護用品。如手套、口罩、防護服等,防止農藥進入眼睛、接觸皮膚或吸入體內。施藥結束后,應立即脫下防護用品,裝入事先準備好的塑料袋中。帶回后立即清洗2~3遍,晾干存放。 4、注意施藥時的安全。下雨、大風天氣、高溫時不要施藥;要始終處于上風位置施藥,不要逆風施藥;施藥期間不準進食、飲水、吸煙;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噴頭,應用牙簽、草桿或水來疏通。 5、掌握中毒急救知識。如農藥濺入眼睛內或皮膚上,及時用大量清水沖洗;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應立即停止作業,脫掉污染衣服,攜農藥標簽到最近的醫院就診。 6、正確清洗施藥器械。施藥藥械每次用后要洗凈,不要在河流、小溪、井邊沖洗,以免污染水源。農藥廢棄包裝物嚴禁作為它用,不能亂丟,要集中存放,妥善處理。 九、安全貯存 1、盡量減少貯存量和貯存時間。應根據實際需求量購買農藥,避免積壓變質和安全隱患。 2、貯存在安全、合適的場所。少量剩余農藥應保存在原包裝中,密封貯存于上鎖的地方,不得用其他容器盛裝,嚴禁用空飲料瓶分裝剩余農藥。應貯放在兒童和動物接觸不到,且涼爽、干燥、通風、避光的地方。不要與食品、糧食、飼料靠近或混放。不要和種子一起存放。因為農藥的揮發物有較強的腐蝕性,農藥和種子一起存放,會降低種子的發芽率。 3、貯存的農藥包裝上應有完整、牢固、清晰的標簽。
以上信息由趙金來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地市: 山東臨沂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