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百科:
一、水霉病 病癥:水霉病又稱膚霉病,主要是由于操作不慎,魚體受傷,鱗片脫落,霉菌從傷口侵入并大量繁殖而引起。最明顯的癥狀是病灶呈白色棉絮狀,魚體瘦弱,食欲減退,最后因衰弱死亡。 防治方法:1、越冬溫室徹底消毒。魚種入池前用3%~4%食鹽水浸冼10~15分鐘后放養。2、以病后將水溫提高至20度以上。3、用500~700克/ 立方米食鹽水+500~700克/立方米小蘇打全池潑灑。4、發病嚴重時,每畝塘可用菖蒲2.5~5千克,搗爛后取汁,加入食鹽0.5~1千克,尿素 2~5千克,混合后也潑灑。 二、赤皮病 病癥:患病的羅非魚鰓絲腐爛,粘液增多,而帶有污泥,腹、臀鰭基部發炎出血感染,肛門紅腫,鱗片度部有點狀出血感染,背鰭、尾鰭有部分潰爛,系拉同網運輸受傷感所致。 防治方法:1、全池潑灑溴氯因,其用量為每立方米水0.4克。2、全池潑灑長效水體消毒劑,其用量為每立方米水0.2~0.3克。3、每千克飼料中添加魚血散15~20克,連投3~5天為一療程。 三、豎鱗病 病癥:病魚體體表粗糙,部分鱗片向外張開像松球。用手指輕壓,鱗片下流出膿液,鱗片隨之脫落。有的伴有鰭基充血,皮膚輕微出血發炎,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等癥狀,魚體受傷致病。 防治方法:1、全池潑灑二溴海因,其用量為每立方米水0.3~0.4克。2、每千克飼料中添加復方恩諾沙星1.5克,連投3~5天為一療程。 四、癤瘡病 病癥:主要是由于排污不好,病菌感所致。池水中有機質含量過高,溶解氧低,氨氮及亞硝鹽含量也高,使魚體內氨難以外泄。患病初期,魚體背部皮膚及肌肉發炎。隨之出現膿瘡,用手摸之,有浮腫的感覺,膿瘡內充滿血膿汁和大量細菌,鰓略充血,粘液分泌增加。 防治:1、全池潑灑溴氯海因或二溴 海因,其用量為每立方米水0.3~0.4克。2、每千克飼料中添加魚血散15~20克,連投3~5天為一聞療程。 五、車輪蟲或斜管蟲病 病癥:主要是由車輪蟲或斜管蟲侵入魚的皮膚和鰓組織而起。體表和鰓絲粘液增多,病錢瘦發黑。游泳緩慢,食欲減速退去,體表呈藍白花斑。這兩種病如不及時治療,可造成大批死亡。 防治: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銅、硫酸鐵合劑(5:2)全池潑灑。 六、小瓜蟲病 病癥:主要是由小瓜蟲侵入魚皮膚和鰓組織而引起的。病魚皮膚、鰭條或鰓瓣上,肉眼可見布滿白色小點狀的囊泡,嚴重時,魚體表面覆蓋一層白和色的薄膜。病魚體表、鰓部粘液增多,鰓絲暗紅,魚體消瘦,食欲不振,游動緩慢遲鈍,常引起羅非魚大量死亡。 防治:1、每立方米水體用生姜3千克+辣椒粉1克,混合后煮沸全池潑灑,效果良好。2、每立方米水體用大黃2克+野菊花2克,混合后煮沸全池潑灑,效果良好。 七、三代蟲病 病癥:主要是由三代蟲寄生魚的鰓組織而引起的。它破壞鰓 絲的表皮細胞,妨礙魚的呼吸,引起魚鰓絲浮腫、發炎及腐爛。羅非魚感染三代蟲時,食欲減速退,魚體瘦弱,大量寄生時可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全池潑灑0.2~0.3克的敵百蟲晶體或1~2克的敵百蟲粉劑。 八、萎癟病 病癥:主要是由于食物提供不足或放養密度過大得不到相應的餌料或者同一品種魚類放養規格大小相差懸殊,竟爭食餌造成。患病的魚體瘦弱,背部肌肉明顯瘦薄,游泳緩慢。 防治方法:1、放養密度適宜,同一品種規格要整齊。2、要定時定位投餌,而且餌料足、營養成分全面。
以上信息由張樂樂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地市: 山東省濟寧市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