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百科:
播種前對牧草種子的處理有幾種方法? 1豆科牧草硬實種子的處理 豆科牧草和飼料作物的種子,特別是新收獲的或野生的豆科牧草種子進行發芽試驗時,往往有一部分種子在較長時間內處于干燥、堅硬的狀態,既不吸水也不萌發, 這種種子被稱為硬實種子,俗稱鐵豆籽或鐵籽。豆科牧草及飼料作物含有硬實種子的特性,稱為硬實性;而含有硬實種子的百分率稱硬實率。 為了提高豆科牧草種子的田間出苗率,保證播種質量,在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其處理方法如下; (1)擦破種皮 當種子數量少時,可把粗砂與種子同放一個口袋中,然后用力揉搓或用木棍敲打,以搓破種皮。種子數量多時,可用碾壓至種皮起毛,但不致使種子碾碎或損傷種子胚部。用此法處理草木樨種子,可使發芽率由40%~50%提高到80%~90%。 (2)變溫浸種 把硬實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水溫以不燙手為宜,浸泡一晝夜后撈出;白天放于陽光下曝曬,夜間移至涼處,并經常澆水使種子保持濕潤。經2~3天后,種皮開裂,可趁墑播種。此法適用在土壤較濕潤的地方。 此外,還可用高溫處理、化學處理法,也可提高種子發芽率。如用稀硫酸(比重1.84)浸種半小時,取出后用清水沖洗10~30分鐘,陰干后即可播種。 2 種子的后熟及其處理 野生的或新收獲的禾本科牧草及飼料作物的種子,在適宜的萌發條件下,也不能立即萌發或只具較低的發芽能力和出苗率,需經過一段時間的貯藏使其完成生理上的成熟過程,這一階段稱為種子的后熟階段或休眠時期。 一般牧草及禾谷類飼料作物通過后熟時所需要的時間有幾天,幾個月乃至一年以上。為了加速種子迅速通過后熟,必須進行種子處理,其處理方法有: (1)曬種及加熱處理 曬種是利用晴天,放于陽光下曝曬4~6天,每日翻動3~4次。陰雨天要將種子收回室內。 加熱處理適宜于寒冷地區及陰雨天氣,加熱處理的溫度以30℃~40℃為宜,過高過低都不能達到目的,溫度高反而會起到有害作用。加熱處理的具體方法有:室內生火爐以提高氣溫、利用火炕及大型電熱干燥箱等。 (2)變溫處理 將待播的種子先用低溫處理,后用高溫繼續處理的一種方法。用此法應注意: ①每晝夜低溫處理的時間要比高溫處理的時間長些,即低溫下16~17小時,高溫下7~8小時。 ②低溫和高溫要保持相當大的溫差,最適易多年生禾草的溫度:低溫8℃~10℃,高溫30℃~32℃。 .3 禾草種子的去芒處理 有些禾草種子有芒,造成播種時流動性極差,機播不勻,影響播種質量,去芒的方法有如下兩種: (1)用去芒機去芒 去芒機猛烈碰撞帶芒種子,將芒折斷,篩去即可。在進行種子處理時,應將種子填滿整個種子箱容積。 (2)用碾壓法去芒 將具有長芒的種子鋪在碾盤或曬場上,厚度5厘米~7厘米,用碾子碾壓或用環形鎮壓器進行切壓,然后用篩子篩去即可。 4 種子的消毒 (1)藥劑處理法 最常用的處理方法是藥粉拌種和藥水浸種。 藥粉拌種:即播種前用粉劑藥物與種子拌種,拌后隨即播種。 藥物浸種:石灰水、福爾馬林溶液是常用的浸種藥物。對于豆科牧草的葉斑病、禾草的根瘤病、赤霉病、稈黑穗病等可用l%的石灰水浸種;對于苜蓿的輪紋 病可用50倍的福爾馬林液或1000倍的抗菌素401液浸種;玉米的干瘤病則可用200倍的福爾馬林液浸種1小時。浸種藥劑必須隨用隨配。 (2)溫湯浸種和冷浸日曬法 溫湯浸種是將待播的種子,先用清水浸泡4~6小時,然后用54℃~55℃的溫水浸種5~10分鐘,即可達到殺死附在種子表面和潛伏在內部的病菌。 冷浸日曬法是先將種子在冷水中浸泡5小時,然后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即可把病菌殺死。 (3)鹽水清選法 混有苜蓿菌核病和苜蓿籽蜂的種子,可用比重1.03~1.10的食鹽水(10公斤水內加食鹽l公斤)滅除種子內的菌核。
播種前對牧草種子的處理有幾種方法?
1豆科牧草硬實種子的處理
豆科牧草和飼料作物的種子,特別是新收獲的或野生的豆科牧草種子進行發芽試驗時,往往有一部分種子在較長時間內處于干燥、堅硬的狀態,既不吸水也不萌發, 這種種子被稱為硬實種子,俗稱鐵豆籽或鐵籽。豆科牧草及飼料作物含有硬實種子的特性,稱為硬實性;而含有硬實種子的百分率稱硬實率。
為了提高豆科牧草種子的田間出苗率,保證播種質量,在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其處理方法如下;
(1)擦破種皮
當種子數量少時,可把粗砂與種子同放一個口袋中,然后用力揉搓或用木棍敲打,以搓破種皮。種子數量多時,可用碾壓至種皮起毛,但不致使種子碾碎或損傷種子胚部。用此法處理草木樨種子,可使發芽率由40%~50%提高到80%~90%。
(2)變溫浸種
把硬實種子放入溫水中浸泡,水溫以不燙手為宜,浸泡一晝夜后撈出;白天放于陽光下曝曬,夜間移至涼處,并經常澆水使種子保持濕潤。經2~3天后,種皮開裂,可趁墑播種。此法適用在土壤較濕潤的地方。
此外,還可用高溫處理、化學處理法,也可提高種子發芽率。如用稀硫酸(比重1.84)浸種半小時,取出后用清水沖洗10~30分鐘,陰干后即可播種。
2 種子的后熟及其處理
野生的或新收獲的禾本科牧草及飼料作物的種子,在適宜的萌發條件下,也不能立即萌發或只具較低的發芽能力和出苗率,需經過一段時間的貯藏使其完成生理上的成熟過程,這一階段稱為種子的后熟階段或休眠時期。
一般牧草及禾谷類飼料作物通過后熟時所需要的時間有幾天,幾個月乃至一年以上。為了加速種子迅速通過后熟,必須進行種子處理,其處理方法有:
(1)曬種及加熱處理
曬種是利用晴天,放于陽光下曝曬4~6天,每日翻動3~4次。陰雨天要將種子收回室內。
加熱處理適宜于寒冷地區及陰雨天氣,加熱處理的溫度以30℃~40℃為宜,過高過低都不能達到目的,溫度高反而會起到有害作用。加熱處理的具體方法有:室內生火爐以提高氣溫、利用火炕及大型電熱干燥箱等。
(2)變溫處理
將待播的種子先用低溫處理,后用高溫繼續處理的一種方法。用此法應注意:
①每晝夜低溫處理的時間要比高溫處理的時間長些,即低溫下16~17小時,高溫下7~8小時。
②低溫和高溫要保持相當大的溫差,最適易多年生禾草的溫度:低溫8℃~10℃,高溫30℃~32℃。
.3 禾草種子的去芒處理
有些禾草種子有芒,造成播種時流動性極差,機播不勻,影響播種質量,去芒的方法有如下兩種:
(1)用去芒機去芒 去芒機猛烈碰撞帶芒種子,將芒折斷,篩去即可。在進行種子處理時,應將種子填滿整個種子箱容積。
(2)用碾壓法去芒 將具有長芒的種子鋪在碾盤或曬場上,厚度5厘米~7厘米,用碾子碾壓或用環形鎮壓器進行切壓,然后用篩子篩去即可。
4 種子的消毒
(1)藥劑處理法 最常用的處理方法是藥粉拌種和藥水浸種。
藥粉拌種:即播種前用粉劑藥物與種子拌種,拌后隨即播種。
藥物浸種:石灰水、福爾馬林溶液是常用的浸種藥物。對于豆科牧草的葉斑病、禾草的根瘤病、赤霉病、稈黑穗病等可用l%的石灰水浸種;對于苜蓿的輪紋 病可用50倍的福爾馬林液或1000倍的抗菌素401液浸種;玉米的干瘤病則可用200倍的福爾馬林液浸種1小時。浸種藥劑必須隨用隨配。
(2)溫湯浸種和冷浸日曬法
溫湯浸種是將待播的種子,先用清水浸泡4~6小時,然后用54℃~55℃的溫水浸種5~10分鐘,即可達到殺死附在種子表面和潛伏在內部的病菌。
冷浸日曬法是先將種子在冷水中浸泡5小時,然后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即可把病菌殺死。
(3)鹽水清選法
混有苜蓿菌核病和苜蓿籽蜂的種子,可用比重1.03~1.10的食鹽水(10公斤水內加食鹽l公斤)滅除種子內的菌核。
以上信息由平和縣益達紅苗木專業合作社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地市: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新農村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