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百科:
早春季節,氣溫忽高忽低,溫差較大,蕓豆落花落莢比較嚴重。據筆者分析,蕓豆落花、落莢有以下幾種原因和解決辦法,供農民朋友參考。 一、品種:個別品種在早春栽培,抗寒、抗逆性較差。 二、氣候影響:春節后多陰冷天氣。 三、栽培誤區:(1)初花期肥水供應不足或澆水過大。(2)棚室內晝夜溫差過大。不少農民在防寒簾使用上采取 “早拉晚蓋”,以至于使棚內夜溫降至10℃左右,甚至更低。再就是白天溫度過高。在放風口的管理上,往往一次拉足或一次蓋嚴,使棚內溫度劇升或劇降,造成植株“感冒”。應采取“早拉早蓋,逐步開關風口”的辦法,使棚內溫度保持在18℃~28℃,不低于13℃,不高于32℃。(3)不重視養根和生根,只重視結莢。俗話說:“根系是植物體的胃”,在蕓豆栽培過程中,既防土壤過酸,又防土壤呈堿性,還要注意合理使用化學肥料。據有關資料介紹:所有綠色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占96%左右,而氮、磷、鉀占4%左右,其中鉀為2.2%左右,氮占1.4%左右,磷占0.4%左右,因此,蕓豆在栽培過程中,偏重使用化肥是落花落莢的重要原因之一。(4)營養調控不及時,不少農戶有一種心理,“前期促秧、中期愁花、后期怕落莢”。其實在前期促秧過程中,已經形成了“細秧、秧長、葉片薄”的體弱局面。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就要注意:以營養調控為主,噴施一定倍數腐殖酸(如高美施、惠滿豐、普爾、莊稼漢等300~400倍液)葉面肥或氨基酸葉面肥(如萬物春、農科星等)。并結合澆小水沖施生物有機腐殖酸沖施肥(如洋壯沖施膏)每畝12~15公斤。(5)注意防治病蟲害:早春蕓豆常發生炭疽病、葉斑病、灰霉病、莖基腐病(或菌核病)。蟲害有粉虱、蚜蟲等,可結合營養調控加以防治。
中晚熟品種的管理,夏季注意修剪,重點對旺長枝、徒長枝進行疏除,對其他中長果枝適當輕短截。同時夏季修剪的時候注意補充營養。在噴施農藥的時候注意加葉面肥混合噴施,葉面進行補肥。尤其晚熟品種,秋季消耗的營養大,花芽內的養分積累少,有的年份有凍死枝干的情況,所以在果實成熟前一個月每畝要追施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腐熟有機肥每畝1500千克同復合肥混合環狀溝施,溝深25厘米,溝寬30厘米,離開中心干80~100厘米進行追施。
以上信息由邯鄲市綠野果苗種植有限公司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地市:河北省邯鄲市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