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癥狀特點
灰霉病主要危害黃瓜的花、瓜、葉片、莖蔓。病菌主要從開敗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爛,長出灰褐色霉層,進而向幼瓜擴展,使小瓜條變軟、腐爛和萎縮。病部先發黃,后長出白霉并逐漸變為淡灰色,嚴重時,瓜條腐爛脫落。莖蔓發病后,莖部腐爛,嚴重時整株枯死。病花如果落在葉片上,則引起葉片發病。
2發病規律
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靠氣流、雨水及農事操作等傳播。發病的最適溫度為20~25℃,適宜濕度為持續90%以上的高濕條件。春季溫度在20℃左右,陰天光照不足、連陰雨時,或棚室內濕度大、結露持續時間長、放風不及時且溫度低時,適宜病害發生流行,病害重;若溫度高于30℃,則病害停止蔓延。
3灰霉病爆發的主要原因
3.1氣候條件適宜
大棚內的高濕度是誘發黃瓜灰霉病發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3.2抗藥性的產生
目前,生產上常用藥為速克靈,但灰霉病病菌對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已經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極差。
3.3防治偏晚
黃瓜灰霉病一旦發生后迅速蔓延,短期內就爆發流行;在預防用藥的前提下,黃瓜結瓜期是該病侵染和爛瓜的高峰期,更是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
4防治方法
4.1加強栽培管理
保持棚面清潔,增強光照,及時放風。避免在陰雨天澆水,防止大水漫灌,最好選在晴天上午澆水,膜下暗灌,減少棚內濕度。
4.2清除病殘體
及時摘除花瓣、病葉和病果。因為病菌主要侵染花瓣,如果能在花瓣凋萎前及時摘除,裝在塑料袋內,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可明顯減輕發病。
4.3生物防治
用木霉素300~600倍液防治灰霉病效果較好,在無公害蔬菜生產中值得推廣。
4.4化學防治
根據病菌侵染規律,提前噴藥,防治黃瓜灰霉病的最佳適期為發病初期即花果期。從花期開始噴藥,一直到結瓜期,每隔7天左右用藥1次,連續2~3次;選擇不同施藥方法以及不同藥劑品種,交替輪換使用,確保防治效果,延緩病害抗藥性的產生。藥劑防治有煙熏和噴霧。最好選用煙熏劑防治,其效果優于噴霧,防治較為徹底�?蛇x用45%百菌清煙熏劑或20%百霉速克煙熏劑,667m2用250~300g,棚內放置8~10個點;于傍晚用暗火點燃后立即密閉煙熏1夜,次日開門通風。噴霧法施藥后要及時通風,降低濕度。發病時需加大劑量,使藥液噴到幼果上�?蛇x用50%撲海因1000倍液或50%滅霉靈800倍液,防效達 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