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供應信息 > > 正文
信息類型:供應信息
信息標題:甘肅嘉峪關哪里有養出售阿拉斯加犬的
發布時間:2017/04/14 19:35:52
信息編碼:3552485655.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1.大田準備:秋季哈密瓜選地應遠離大棚瓜田和蔬菜田,并要完成清潔田園,深翻施肥,開溝作壟等。 2.適時播種:既要考慮避開高溫、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又要注意哈密瓜生長發育后期對溫度的要求。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3.通風促花:澆施復合肥浸出液作基肥。并在哈密瓜花芽分化期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以利于哈密瓜及時開花坐果。坐果前注意通風降溫,坐果后強調保溫增溫,特別防夜間低溫。 4.適澆肥水:坐瓜后施用復合肥,以水調肥澆施膨瓜肥。并在香瓜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一次壯瓜蒂靈,能使瓜蒂增粗,強化營養定向輸送量,促進瓜體快速發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生長周期不落花、不落瓜、無裂瓜、無畸形瓜。 5.病蟲防治:以防為主,綜合防治。采用高畦栽培,棚內地面全部覆蓋地膜等措施,控制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生。同時要勤于檢查,加強管理,發現病蟲,及時選用生物性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
1.大田準備:秋季哈密瓜選地應遠離大棚瓜田和蔬菜田,并要完成清潔田園,深翻施肥,開溝作壟等。
2.適時播種:既要考慮避開高溫、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又要注意哈密瓜生長發育后期對溫度的要求。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3.通風促花:澆施復合肥浸出液作基肥。并在哈密瓜花芽分化期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以利于哈密瓜及時開花坐果。坐果前注意通風降溫,坐果后強調保溫增溫,特別防夜間低溫。
4.適澆肥水:坐瓜后施用復合肥,以水調肥澆施膨瓜肥。并在香瓜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一次壯瓜蒂靈,能使瓜蒂增粗,強化營養定向輸送量,促進瓜體快速發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生長周期不落花、不落瓜、無裂瓜、無畸形瓜。
5.病蟲防治:以防為主,綜合防治。采用高畦栽培,棚內地面全部覆蓋地膜等措施,控制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發生。同時要勤于檢查,加強管理,發現病蟲,及時選用生物性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
以上信息由孔令選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王經理(男)
聯系電話:13210490900
手機號碼:13210490900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城南20公里處(獵犬馴養繁育中心)
郵政編碼:270400
電子郵箱:865876595@qq.com
信息標題:甘肅嘉峪關哪里有養出售阿拉斯加犬的
草魚“三病”是指草魚細菌性爛鰓、細菌性腸炎以及赤皮病這三種病。這三種病是草魚的主要暴發性疾病,各種規格的草魚都可發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居草魚疾病之首,為了有效做好這三種疾病的防治工作,如下將其發病規律、診斷要點以及防治方法與措施作一敘述。
一、病原
草魚細菌性爛鰓、細菌性腸炎、赤皮病的病原分別是柱狀嗜纖維菌、腸型點狀氣單胞菌和熒光假單胞菌,它們均屬革蘭氏陰性菌。
二、流行規律
1.流行時間:草魚“三病”的流行季節在4-10月份,其中有兩個發病高峰,4-6月份主要危害1-2齡草魚,8-10月份危害當年草魚魚種。
2.流行水溫:草魚“三病”一般在水溫18℃以上開始流行,水溫25℃-30℃時為流行高峰期。
3.環境條件:引起草魚“三病”的三種病原菌均為條件致病菌,在池水和池底淤泥中大量存在。當水質和魚體健康狀況良好時它們不能形成優勢種群,不能感染魚類,引發魚病。當大量投喂劣質餌料,水質惡化或其他原因導致魚體抵抗力下降時,它們便大量繁殖,侵入魚體,從而引發疾病。病原菌可隨病魚的糞便或尸體大量排到水中,污染餌料,在經口感染其他魚,從而形成草魚“三病”的大規模暴發。(出自:農博水產)
三、主要癥狀
病魚無力地離群獨游,頭部發黑,鰓蓋有半透明小孔,嚴重時鰓蓋爛穿,鰓絲腫脹充血發炎,腐爛帶有淤泥,腹部充血發紅,鱗片松動脫落,肛門紅腫突出,輕壓腹部有黃色粘液流出,解剖可見腸內無食物,腸壁充血發炎成紫紅色,肝臟土黃色。
四、病因分析
草魚“三病”的第一次發病高峰在4-6月份,這時正值春夏之交,白天氣溫高于水溫,隨著氣溫的上升,表層水溫逐漸上升,密度逐漸下降;晚上氣溫低于水溫,隨著氣溫逐漸下降,表層水溫也逐漸下降,密度逐漸增大,導致表層水體密度大于底層水體,從而引起上下水體的對流,底部淤泥中的大量病原菌被帶到整個水體,增加了養殖魚類與病原菌接觸的機會,最后導致魚病的發生。
草魚“三病”的第二次發病高峰在8-10月份,正值夏秋之交,水溫和氣溫的變化情況與春夏之交時一樣,所以同樣會造成水體的對流,引起魚病的發生。此外這時經過幾個月的養殖,池底積累了大量的殘渣剩餌和死亡生物及魚類的殘骸,水質也嚴重惡化,也容易造成病原菌在水體中的大量繁殖,最后引發魚病。
五、防治措施
1.做好池塘環衛工作,保持良好養殖環境
據報道,在5-10厘米的池塘表層淤泥中,各種致病菌的數量約為整個養殖水體的50%,因此在放養魚苗魚種前,清除池塘中過多的淤泥,除去各種病原附著滋生的基礎,是有效預防草魚“三病”的前提條件。(出自:農博水產)
對于池塘環境條件,尤其是底質的改善,還可以采取在池塘中施放生石灰的方法。生石灰不僅能疏松淤泥,改善池底通氣條件,加速有機物的分解,減少氨氮與亞硝酸鹽的生成和積累,而且還可以殺滅淤泥中的病原菌及其芽孢,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常用的方法是放養前采用生石灰清塘(50-100千克/畝),以及養殖過程中與發病季節定期潑灑生石灰(15-20千克/畝·米,1-2次/月)。
2.加強飼養管理,及早發現病情
“增產措施千條線,通過管理一根針”,可見飼養管理是養殖生產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必須始終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則,將魚病的防治工作貫穿在整個養殖周期中,以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如下幾項措施都有利于提高魚體的體質,增強草魚的抗病能力,對于預防草魚“三病”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1合理混養,科學密養
合理的混養、科學地密養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措施之一。在密養的情況下,特別是高密度放養的水體,由于大量的投餌施肥,每天都有很多殘渣剩餌和排泄物在池底積累,魚類很容易感染各種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密養講求的是不超過池塘容納量情況下的科學密養,而不是以盲目追求產量的密養。(出自:農博水產)在密養情況下,必須加強防病措施,勤于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
2.2科學投餌、施肥
投餌、施肥是貫穿整個養魚過程的重要管理措施。投餌雖然是以促長為目的,但是餌料的質量與投喂的方法也是與魚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的。因此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選擇營養全面無霉變、適口性好,并定期添加防病藥物的優質飼料,按照“四定”的方法進行科學投喂。
施肥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水體中的浮游生物,以維持良好的水質,但是施肥不當,也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導致水質敗壞,引發魚病,因此進行施肥養魚時,應遵循“少量多次”“少施勤施”的原則,在養殖旺季,少施有機肥,多施無機肥,根據“四看”(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魚情),合理施肥。
3.藥物防治
草魚“三病”可防不可治,在養殖過程中,必須定期采用外消內服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全面預防。具體方法是每15-20天全池潑灑一次消毒劑,如強效殺滅海因、百毒消、通滅殺等進行水體消毒,殺滅水體中的病原菌,同時在飼料中拌入5‰的四黃粉微粉劑或2‰-4‰的腸鰓靈,連續投喂一療程(5-7天)殺滅魚體內的病原菌。發病后,則應及時采用強效殺滅海因或百毒消進行水體消毒2-3次,每隔一天一次,同時用腸鰓靈拌餌投喂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