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選用適宜品種
小麥品種的選擇是小麥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即要選擇優良品種,更要選擇適合本區域的品種,否則品種再優良,區域環境不適合也不會取得高產, 2009年冬天的低溫就使得一部分不耐低溫、不適合河北南部種植的小麥遭受凍害,造成減產甚至絕收。目前我縣推廣的小麥優良品種主要有石新828、石麥 15、濟麥22等。
二、注意種子的清選
小麥種子很大一部分是自留種或是農戶之間交換的品種,對于這些種子,在播種前一定要進行晾曬過篩清選,去掉重型混雜物和秕瘦種子及雜草,提高種子凈度。
三、注意藥劑拌種
藥劑拌種一是防蟲(蠐螬、螻蛄、金針蟲),二是防病(紋枯病、全蝕病等)。提倡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沒有用種衣劑包衣的種子一定要用藥劑拌種。根據發病情況選擇藥劑拌種:病害發生較重的地塊,可選用2%立克莠按種子量的0.1%-0.15%拌種,或20%粉銹寧按種子量的0.15%拌種,小麥全蝕病、黑穗病重的地塊可用2.5%適樂時20毫升加水150克拌麥種10公斤;地下害蟲發生較重的地塊,可選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環磷乳油,按種子量的0.2%拌種;病、蟲混發地塊可選用以上藥劑(殺菌劑+殺蟲劑)混合后拌種。特別注意:拌種時應先拌殺蟲劑堆悶晾干后再拌殺菌劑;由于拌種對小麥出苗有影響,播種量應適當加大10%-15%。
四、注意精細播種
精細播種,包括掌握播期、播量、播種深度、精耕細作、足墑播種等六個環節:
(1)精耕細作:精耕細作有利于小麥全苗、壯苗及植株良好生長。連年旋耕的地塊要采用深耕犁深耕5-6寸,秸稈直接還田地塊要清除過長的破碎秸稈,整地要耙透擦平,做到上虛下實,確保整地質量。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足墑下種,無墑不種,最好先澆后種;二是不能隨犁隨種,必須在整地7-10天之后,地踏實后再播,做到上虛下實。
(2)播期:近幾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常常出現小麥冬前旺長,冬季和早春凍害時有發生,為應對氣候變暖的形勢,綜合各方面因素,確定冬小麥的適播期為10月7日-12日。
(3)播量:確定合理的播種量應掌握三個原則:一是品種特性;二是播種期早晚;三是土壤的肥力水平和整地質量。一般分蘗力、分蘗成穗率高的播量要相對少些;晚播小麥應適當加大播量;土壤肥力水平中等、適期、足墑整地精細的田塊每畝下種18-20斤,;墑情差,地又整的粗糙,下種量可以加大到20 斤以上,一般不超過25斤。
(4) 播種形式:為減少小麥生育期土壤水分蒸發,達到節水目的,推廣等行距播種技術,行距為15厘米,播種深度為4-5厘米。
(5)播種深度:俗話說:“一寸淺,二寸深,超過三寸就要悶”就是說播種過淺,容易閃種,影響出苗;播種過深(2寸以上),小麥分蘗力下降,成穗率不高,影響產量。播深一寸半最適宜。
(6)播后鎮壓:小麥播后鎮遍,保證表層暄土,做到上喧下實。播種結束后做畦,為節約灌溉用水,采用小畦灌溉,根據地塊情況,設置畦寬4-5米,長7-10米左右。
五、注意查苗補苗
小麥播種后要及時檢查出苗情況,一旦發生缺苗,應及時補種。方法:選擇與缺苗地塊相同的品種,先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浸種,催芽,或用2.5萬倍的萘乙酸溶液或磷酸氫鉀500倍液浸泡12小時,晾干后種,以利于出苗和生長。
六、注意雜草秋冬治
對于惡性禾本科雜草,要在小麥3-5葉期,雜草2-4葉期噴藥防治,以雀麥、看麥娘為主的麥田,可用3%世瑪油懸浮劑20-30毫升加助劑拌寶 60毫升,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以播娘蒿、薺菜、麥瓶草等闊葉雜草為主的麥田,要在出土后2-4葉期及時選用10%的苯磺隆10克,或巨星1克,兌水 30公斤噴霧;惡性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混發區可選用以上相應的除草劑品種混合噴施。盡量選擇天氣晴朗,氣溫在10℃以上噴施,注意,藥液量要充足,一次噴勻,不重噴不漏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