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民間一直流傳“漆樹雖是寶,秧苗難得找,要有漆苗栽,除非烏鵲吃個飽”的說法。這說明漆苗難育,因而成功育苗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采種
1.選用良種。優(yōu)良品種的選擇是培育漆樹的第一步,云南省鎮(zhèn)雄縣的泡桐皮、鹽膚皮、白楊皮等為優(yōu)良品種。
2.選擇采種母樹,掌握好采種時間。在選擇良種的基礎上選擇長勢健壯,樹形完整,無病蟲害的中齡樹木作為采種母樹。采種要注意節(jié)令,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漆樹種子一般在霜降后子粒飽滿,外皮發(fā)亮呈黃褐色,這時就可以采收了。采后的種子要除去外皮,留下內(nèi)核種子。每千克漆籽約4~4.4萬粒。
二、育苗
1.種子處理
漆樹種子處理是育苗成功的關鍵,處理種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高溫堿水脫脂法
A、沸水脫蠟。將種子倒入木桶,再倒入沸水,水面約高出種子面15厘米左右,并不斷攪動至水不燙手時撈出浮在水面的癟子。由于蠟的溶點是 53℃~57℃,故而種子核皮上殘留的蠟已被溶解浮于水面,此時倒水留子。B、堿水退脂。經(jīng)沸水脫蠟的種子按100∶1~100∶1.5的比例加入白堿或洗衣粉水或者三分之一重量的草皮灰,再用力反復揉搓,直到用手捏種皮發(fā)澀不滑膩為止。此時核皮脂肪已基本退凈。再用清水漂凈即可。C、冷水浸泡種子。用冷水浸泡洗凈的種子,浸泡時間以用手能捏破大部分種皮為限。
②石灰水浸種拌沙揉搓退脂法。
用石灰水浸泡種子,待種皮軟化后,撈出種子拌沙反復揉搓,退凈蠟脂。
③圈肥發(fā)酵法和人尿浸泡法。將種子均勻拌入圈肥內(nèi),用稻草等蓋上,圈肥發(fā)酵時會發(fā)熱,同時也有大量微生物作用使種子的蠟脂退凈。也可將種子倒入人尿中浸泡至種皮變軟即可進行播種。
這三種處理種子的方法以第一種最科學,種子出苗快速整齊。
2.催芽
A、常溫催芽。把浸泡好的種子裝入竹筐,蓋上稻草,放于溫暖背風處,每天用清水澆淋三次,兩天用清水淘一次,半月至20天可出芽。B、高溫催芽。種子裝入竹筐加蓋稻草,放在20℃~28℃的溫室中,每天用20℃左右的溫水澆三次,兩天用溫水淘一次,7~10天可出芽。
兩種方法都要掌握住,只要有5%左右的種子開裂出芽就要及時播種。
3.播種
苗圃地應選擇在避風向陽、水源近、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緩坡或平地,土質(zhì)以微酸性沙質(zhì)壤土為好。精細整地,做到兩犁兩耙。清除石塊,打碎土塊,施足底肥,并用40%甲醛溶液進行消毒,預防病蟲害。半月后碎土分廂開溝作床。床寬1.5米,溝寬30厘米,深40厘米,播種以谷雨前10天為宜。播種量以每畝15~20千克為宜。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撒,一種是條播,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要先覆蓋3厘米厚的細土雜糞肥,再蓋3厘米厚的細土,稍加壓緊。播后要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
4.苗圃管理
“能否出苗在處理,苗全苗壯靠管理”。播種后必須進行精細管理,在出土前要常澆水以利種子發(fā)芽出土。在幼苗生長期要加強中耕除草。除草原則是除早、除小。并保持苗圃經(jīng)常清潔,每年除草3~5次。幼苗長到10厘米后要即時進行1~3次間苗。苗距10厘米,每畝最后出苗20000株左右。結合間苗、除草,在幼苗6~8月速生期內(nèi)要及時進行追肥。第一次施農(nóng)家肥,以后施氮肥2~3次,最后一次施肥必須在9月前完成,以利肥效充分發(fā)揮。
在整個苗圃管理中,隨時都要做好抗擊各種自然災害的準備,杜絕人畜踐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