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 > 正文
信息類型:
信息標題:打造薰衣草
發布時間:2017/05/02 15:00:05
信息編碼:0005704557.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以上信息由葛小明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葛先生(男)
聯系電話:15896310366
手機號碼:15896310366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江蘇
郵政編碼:223600
電子郵箱:
信息標題:打造薰衣草
泥鰍常棲息于河沼、稻田、溝渠等淡水水域,最適生長水溫為25℃左右,當水溫降至5℃或升至35℃時潛入底泥中停止活動。泥鰍食性雜,因視覺不發達,靠靈敏的觸角和味覺來選擇食物,并用馬蹄形口吮吸底泥中的有機質。泥鰍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為我國城鄉居民喜食的水產品,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水產品之一,因此養殖泥鰍市場潛力很大。 一、鰍池建造 泥鰍池要建在向陽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面積一般為100平方米左右,鰍池深為80厘米左右。夯實池壁泥土,有條件的可用水泥抹光,并高出地面 40厘米,由于泥鰍有逆水上游的習性,以防地面水直接流入鰍池內而逃鰍。池四周要設置泄水口,以防下暴雨時池水高漲漫水而逃鰍。進出水口用鐵絲網進行攔擋,防止泥鰍逃跑。每個鰍池內開設4~5個面積為4平方米、深50厘米的土坑作為魚溜,用于讓泥鰍在盛夏溫度過高時避暑用。池底鋪含有機質較多的粘土或較為肥沃的塘泥,厚度約15厘米,春秋季池水深度要求為30厘米,夏季為50厘米。池內最好種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慈菇等,以利于泥鰍的生長。 二、培養肥泥、肥水 鰍池建成完成后,放苗前20~30天每100平方米鰍池用3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消毒,7天后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施干雞糞40千克,均勻撒在鰍池內。用豬、牛、羊糞也可以,數量要多,可集中堆放在鰍池內,讓其發酵腐熟。以后視水質肥瘦再適時追肥。池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水深看不見池底泥土為宜。 三、種苗放養 選購3厘米以上的泥鰍,每100平方米放15~20千克。鰍苗放養要求規格大小一致,以免出現大吃小。在有流水條件的鰍池或具有較好飼養管理技術的,可適當多放養一點。 四、飼料投喂 泥鰍是雜食性魚類,除對鰍池施用有機肥外,還應投喂一些動物性飼料如蠅蛆、蠶蛹、蚯蚓、螺蚌及屠宰場下腳料等和植物性飼料如豆渣、麥麩、米糠、豆餅等。投喂餌料要按照"四定"原則,即要定時、定量、定質、定位投喂。泥鰍的食欲與水溫密切相關,水溫在20℃以下時,以投喂植物性飼料為主;水溫在 20℃~25℃時,動物性飼料和植物性飼料投喂量各占50%;水溫在25℃~30℃時,動物性飼料的投喂量應占60%~70%。每天的投飼量一般為池中泥鰍總重的8%,當水溫高時可增至12%。一般在每天的下午4~5點投喂一次,也可在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以在次日早晨不見剩食為度。 五、日常管理 要經常對鰍池進行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經常檢查池壩,堵漏洞,保水位,防逃鰍;每15~20天追施一次有機肥,保持鰍池有活爽的肥水;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進行水質調節和病害防治;防止鴨子等敵害生物進入池內傷害泥鰍;夏季在魚溜上搭棚遮陰,冬季淺水或排水越冬。 六、捕撈上市 泥鰍在氣溫低于5℃時就停止攝食,不再生長,可大批捕撈上市或采取必要措施進行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