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技術合作 > > 正文
信息類型:技術合作
信息標題:畢節黑小麥種子怎么播種
發布時間:2017/05/01 15:30:47
信息編碼:3047308291.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真菌病害:腳腐病、流膠病、樹脂病、瘡痂病、炭疽病、黑星病、黃斑病、白粉病、煤煙病、立枯病等;
細菌性病害:潰瘍病;
線蟲病害:根線蟲病和根結線蟲病;
生理性病害:油斑病、裂果病、日灼病;病毒、類病毒和病因不明的病害黃龍病、裂皮病、衰退病、溫州蜜柑萎縮病、青枯病和柑橘黃化病等。危害柑橘的害蟲有昆蟲、螨類和其他有害動物等,已知的有350多種,主要有螨類、蚧類、粉虱、蚜蟲、天牛、吉丁蟲、潛葉蛾、卷葉蛾、吸果夜蛾、實蠅和癭蚊等。
(一) 主要病害防治
1.瘡痂病:南豐蜜桔新梢、葉片、果實最易感染此病。葉片被害常變形,果實被害常成瘤狀,品質低劣。
防治方法:(1)加強冬季清園,剪除、燒毀病枝病葉,噴施新高脂膜或波美0.8-1度石硫合劑1-2次,減少越冬病菌基數。(2)改造郁閉桔園,加強春季修剪,改善桔園內通風透光條件。(3)藥劑保護:要求噴好5次藥。第二次,春芽萌動,芽長1粒米噴0.8%波爾多液;第二次,蕾期(4月中旬)噴0.5%波爾多液加2000-2500倍液尼索朗兼治螨類;第三次,花謝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時噴0.6%波爾多液;第四次,謝花后7-10天噴50-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代森錳鋅、500-800倍液;第五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噴0.4-0.5%波爾多液。
2.樹脂病:因發病部位不同而有各種名稱,發生在樹干上的稱樹脂病,發生在嚇片上的稱砂皮病,發生在果實上的稱蒂腐病。在桔樹遭受凍后最易發病和流行。
防治方法:(1)保護桔樹不受凍受澇,避免機械傷,夏季主干刷白或護樹將軍,防止日灼,減少病菌侵入途徑。(2)主干、主枝發病用刀刮去病部組織,將病部與健部交界處的黃褐色帶刮除干凈,用75%酒精消毒,并涂護樹將軍或用刀在病健周圍縱劃數刀,深達木質部,涂50-100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連涂3-4次。(3)主干邊栽植2-3株枳殼苗,進行靠接換干或橋接。
3.腳腐病:腳腐病又稱裙腐病、爛蔸疤。主要危害根頸部們和根。發病前期不發新梢,或抽生短而弱的叢生枝,葉色帶黃。根頸部病斑一般環狀蔓延,使病皮腐爛,葉片凋萎,直至死亡。
其防治方法與樹脂病同。
4.煤煙病:煤煙病以病菌層遮蓋枝葉和果實,阻礙光合作用,嚴重時致使葉片早脫落,樹勢弱,甚至死亡。主要隨蚧殼蟲、粉虱、蚜蟲的活動而消長、傳播和流行。
防治方法:(1)重點防治好蚧殼蟲、柑桔粉虱、蚜蟲等害蟲。(2)除煤污:選晴天,噴施10-12倍面粉液或飯湯液(1公斤面粉用3-4公斤清水溶解無結塊放入鍋中煮沸,出鍋后按比例兌水),或機油乳劑100-150倍加水胺硫磷1000-1500倍液。(3)做好冬季清園工作。采果后結合清園噴施45%石硫合劑3000倍液加敵百蟲600-800倍液等。
(二)主要蟲害
1. 紅蜘蛛:主要為害柑桔葉片、枝梢和果實。被害葉、果嚴重時變灰白色,失去光澤,直至枯黃而脫落。4-6月和9-11月為發生高峰期。
防治方法:(1)加強檢查,每葉平均有蟲5-6頭應進行防治。(2)做好冬季清園,并在冬季翌年萌芽前選噴機油乳劑100倍液或波美0.8-1.0度石硫合劑。(3)蟲口達到防治指標時可用殺螨劑進行防治或挑治,少用廣譜性家藥,以保護天敵。
2.銹壁虱:主要以幼、若螨群集在柑桔的枝、葉、果上為害被害果皮或葉片背面變成黑褐色。7-9月是其發生和為害盛期。
防治方法:(1)勤細檢查,每園抽查5-10株,每株用擴大鏡檢查10-20片葉子或果實,平均每葉、果有蟲2-3只或個別葉、果呈現灰狀物時,應立即進行防治。(2)冬季至早春噴波美0.8-1.0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體。盛發期噴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3)達到防治指標進行防治或挑治,以殺螨藥劑為主,噴藥做到細致均勻。
3.潛葉蛾:該蟲以幼蟲潛入嫩葉、嫩枝和果實等表皮下取食,形成白色彎曲蟲道,使葉片卷曲硬脆脫落,造成新梢生長差,影響樹勢和結果。夏梢芽萌發后的5月下旬開始為害,7-8月為害最盛。
防治方法:(1)結合冬季清園,剪除受害枝梢,并予燒毀。(2)摘除零星過早或過晚抽發的新梢,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新梢抽發整齊。(3)新梢萌發達50%,或多數牙長2-3厘米,或嫩葉受害率達5%,開始噴藥,每隔5-7天1次,連噴2-3次。
4.蚧殼蟲:蚧殼蟲為害柑桔的枝梢、葉片和果實。成蟲和若蟲刺吸組織的液汁,被害組織不能充分發育,樹勢衰弱,引起落葉落果,影響果實品質,并能誘發煤煙病。南豐桔區主要有吹綿蚧、黑點蚧、糠片蚧等。
防治方法:(1)加強檢查,切實掌握在若蟲盛孵期和第一令若蟲期噴藥防治。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中旬噴藥2次和8-9月噴藥1-2次加以防治。(2)做好冬季清園工作,剪除病蟲枝、枯枝,并徹底燒毀。冬季噴8-10倍的松堿合劑或100倍液機油乳劑加3000倍液有機磷農藥。
以上信息由葛小明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葛先生(男)
聯系電話:15896310366
手機號碼:15896310366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江蘇
郵政編碼:223600
電子郵箱:
信息標題:畢節黑小麥種子怎么播種
1.選擇適宜品種 選耐高溫、抗病、生長勢強、結果集中、果大肉厚、市場適銷的品種。較適宜的青椒品種有江蔬二號、蘇椒五號等。 2.培育壯苗(穴盤育苗) 7月上中旬播種,采用穴盤基質育苗,可以有效提高成苗率。 做好育苗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基質和穴盤,將基質兌水并攪拌均勻,基質達到手握成團不滴水,落地基質就散開較為適宜,平整填滿基質后的穴盤層層疊壓堆放以備播種。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消毒,一般用10%的磷酸三鈉或0.1%的硫酸銅或高錳酸鉀液浸種15-20min,浸種后用清水洗凈種子,播種時將種子播在點好穴的穴盤中,每穴置2粒種子;播后覆蓋基質,覆蓋厚度1.5cm,基質鋪平整后,用小眼噴壺噴灑30%苗菌敵1000倍液,在穴盤表面鋪蓋地膜,待出苗后及時揭去。 3.整地作畦 選玉米、大棚西瓜茬口或2-3年內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園地栽培,重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定植前10-15天每畝施入腐熟雞糞1000-1500千克或菜籽餅150-200千克,注意肥土混勻。為防秋澇作高畦,畦寬70cm,高25cm,畦間溝寬35-40cm。每畝選用96%金都爾40-50ml對水40千克噴灑畦面,防除雜草。秋季青椒不能受淹,否則極易死苗。 4.合理密植 當穴盤內單株青椒苗具7-8片真葉,高16-18cm,根粗0.3cm時,8月下旬,選擇陰天定植,行距45cm,株距30cm,每畝定植4000株,為增加前期產量,由單株改為雙株定植。定植后澆足底水,并在畦面大棚架上覆蓋頂膜與遮陽網,促進緩苗。 5.田間管理 (1)滴灌為主,以勤灌少灌為主,一次每畝灌水7-15m3。(2)溫度管理,高溫時開棚遮陰,低溫時扣好棚膜。緩苗后撤去遮陽網,保留頂膜。后期棚溫低應加蓋小拱棚。防凍是秋延后青椒栽培的一項關鍵措施。(2)及時整枝,為減少養分消耗,防止徒長,門椒采收前,應及時打掉門椒以下部位的側枝和腋芽,生長勢弱時,第1-2層花蕾應及時摘掉,以促進結果增加產量。(3)肥水管理,門椒采收后,根據長勢,每采收1-2次,葉面噴肥一次,噴0.5%尿素+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或愛多收5000倍液。開花結果盛期,每次每畝沖施45%硫酸鉀復合肥10-20千克加尿素8-10千克。(4)病蟲綜合防治,做好對灰霉病、菌核病、根腐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蚜蟲、煙粉虱、茶黃螨、夜蛾類害蟲的防治。利用黃板誘殺蚜蟲、煙粉虱等病毒病傳播媒介;清除大棚內外雜草;及時清除老葉并深埋。 6.采收 花謝后13-15天即可采收青椒,采收后用網帶裝運銷售。一般12月下旬至翌年元月拉秧,每畝產量3000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