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藥選用常見誤區
1、注重商品名,輕通用名。許多群眾不了解農藥有效成分名、性能與作用特點。農藥經過一個階段的多次重復使用以后,因害蟲抗藥性不斷提高,防治藥效往往下降,人們急切盼望新的農藥出現,尤其片面追求名聲奇特的品種。為此一些企業出于市場競爭角度考慮,在農藥商品名稱上做文章,取一些與農藥不相干的新穎名稱,給人們選用農藥和合理使用帶來了更大困難。
2、盲目混用農藥。許多人在使用中發現單一使用某種藥劑防效不理想,就盲目將數種藥劑混合作用,甚至將幾種混合劑也進行混用,結果不僅達不到提高藥效的目的,造成浪費,甚至會對作物造成藥害,貽誤防治時機。
3、片面追求速效性。在病蟲害防治中,應以田間調查為基礎,視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再決定是否用藥防治。一般害蟲在低齡幼蟲階段對農藥較敏感,幼蟲3齡以后就難以防治,植物的病害也是在初發生時防效好。因此要抓住這一最佳防治時機,在病蟲害未達到危害高峰時主動用藥。同時要清楚使用農藥后,發揮藥效也要有一個過程,一般菊酯類殺蟲劑藥效發揮較快,特異性殺蟲劑藥效發揮較為遲緩。
4、施藥方法不當。病蟲害的防治強調對癥施藥、方法得當。應針對病蟲發生危害部位選擇適當的施藥方法。如甜菜夜蛾的幼蟲在晴天的傍晚至翌日上午8點前在葉面上危害,光照強時會隱蔽起來,并有偽死性。噴藥時藥液應噴到蟲體上才能獲得好的防效。防治蚜蟲、溫室白粉虱、煙粉虱和植物病害,應針對葉背面噴藥,只在表面上噴灑不能控制其為害。
5、噴霧器普遍不符合要求。從調查看,目前市場上噴霧器合格率較低,配件質量低劣,農民對噴霧器的使用、保管也存在一定問題。在實際使用中因噴霧器漏藥、霧化不良造成的農藥浪費與污染也較大。
二.合理使用須注意事項
1、要明確農藥品種的性能特點。農藥是一種農業專用有毒制劑,對不同的有害生物有其選擇性,如殺蟲劑按其作用方式可分為觸殺劑、胃毒劑、內吸劑和熏蒸劑;殺螨劑分為能殺死各蟲態的,只殺成、若螨的,以及只殺卵和若螨的或僅殺卵的;殺菌劑分為保護劑、內吸治療劑和保護治療混合劑;除草劑分為莖葉處理劑和土壤處理劑。同為殺蟲劑,對各種害蟲也不是萬能的,每種藥劑都有各自的防治范圍。一個藥劑的防效高低,也是有階段性的,新藥劑剛投入使用時效果較好,隨著大量使用,害蟲等有害生物的抗藥性逐步提高,防效也就自然隨之下降;在防治某一害蟲的用藥階段,同一藥劑首次用藥和后期用藥藥效反應也不同。
2、仔細閱讀使用說明。農藥屬于知情消費的技術性產品,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或標簽上的使用說明嚴格使用。也就是說,人們首先應對選用的農藥的性能特點有了全面了解時方可使用。盲目使用不僅達不到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目的,反而會帶來對植物的藥害、對產品和環境的殘留與污染。
3、應明確標簽和說明書的內容!居行С煞莺俊浚喊窗俜趾繕擞,同一藥名含量不同,用量是不同的!痉乐螌ο、用量和使用方法】:藥劑的防治對象都要按在農業部所登記的范圍標明,用量和使用方法應具體。如在棉花上用于防治棉鈴蟲的藥劑,不可用來防治蔬菜和其它作物上的棉鈴蟲。使用方法不能隨意變化!景踩g隔期】:即最后一次施藥到收獲的天數。如在蔬菜上使用,必須等達到規定的天數,農產品中的農藥才能被分解掉!咀⒁馐马棥浚褐饕槍υ撍巹┑奶攸c,提醒人們在儲藏、運輸和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同時還應注意農藥包裝物的妥善處理。
4、科學使用農藥助劑。農藥制劑中已含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劑,但因防治對象不同、使用階段不同、加工質量不同、選用的水質不同,為改善噴霧液的濕潤展著性能和提高藥效,往往還需加入一定的應用助劑、或增效劑。
5、科學評價防治效果。殺蟲劑和殺螨劑的藥效按表現的時間不同可分為速效性和持效性兩類,尤其昆蟲生長調節劑類,藥效發揮遲緩;殺菌劑的藥效按防治原理可分為內吸治療和保護兩種,保護劑是以預防為目的,治療劑可在發病后進行針對性治療;除草劑的藥效按用藥時間不同分為芽前處理和莖葉處理兩種。因此在評價藥效時應根據各自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評價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