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農網農業百科:
近幾年來,小農場生產大花蕙蘭規模占比越來越大,但是生產管理技術成為阻礙小農場發展最大的瓶頸之一。為此,記者收集了一些大花蕙蘭生產管理實踐中的好辦法、新技術。 基地選擇有講究 好品質除了有好種源和精心細致、科學的生產管理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外部條件,即生產地的氣候、水等,其中水為第一要素。按照前輩們的經驗,種植基地最好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水源來自松樹等針葉林的山泉水,最好有幾百米的徑流,有一定的落差。經過地表徑流的山泉水、溪水中的鈣成分被沉淀,其徑流過程帶入一些林地中的營養成分;有落差的山泉水,可以采用水庫、壩塘節流的形式,利用落差產生的動能,直接進行基地噴滴灌,不需使用壓力裝置,這樣節能又環保。從水質看,水的EC值為0.18至0.2,pH值在6左右。 二是晝夜溫度相差10℃左右,白天溫度25℃、夜晚15℃是最佳溫度條件。 三是基地位置最好位于水資源豐富的山腳處,周圍空氣潔凈、無污染,空氣濕度較大。棚內空氣濕度容易控制在70%至80%之間。 冬春忙時做好預防 嵩明80后年輕人李永明種植的大花蕙蘭葉片干凈、無蟲斑,每盆花箭數都在6個以上,每年春節前一個月的忙碌時節,他的產品售價最高,也最早賣完。業界同行多認為:“博源公司老板李永明有秘訣,可能是用了什么神藥。”最近李永明道出真心話:“要說秘訣也有,就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春節前一個月是最忙碌的發貨季,春節后又是大花蕙蘭銷售旺季,這兩個天氣最冷的時段,生產商大多會忽略或放松田間病蟲害防治。“冬春殺死一個蟲卵,夏季少殺5000只害蟲。”這就是生產秘訣之一。具體做法是:12月至翌年1月,對棚內植株進行一次葉面殺蟲和土壤殺蟲的預防處理,治螨等蟲害的藥物選用常見藥物即可,藥劑配比按照說明書操作,著重對葉子背面進行噴施。在做好預防的前提下,對生產基地進行綜合治理,防患于未然,這樣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工成本,還能節約三分之二的用藥成本,管理輕松,產品環保,質量上乘,賣價喜人。 眾所周知,大花蕙蘭成品生長期在3年以上,其間除種苗成本外,每盆花成本在50元左右,多養一年,生產成本就要增加15至20元。而且,一年后還要面臨市場行情變化、極端氣候影響等諸多不可控風險。因此,降低生產成本、縮短成品種植時間,一直是業界探討和嘗試解決的問題。若從品種上入手,短期內無法實現,只能從生產技術上做文章,目前較為成功的就是“1+1”組合法。 在通常情況下,一盆大花蕙成品由一株種苗經過3年種植而成,標準產品至少有4支花箭。“1+1”組合栽培技術要點是:組培瓶苗移栽到苗床生長6至12個月后,選取兩個茁壯株組合到一個盆器內,種植兩年時間,一盆有4至6個花箭即達到商品花要求,生長期縮短一年。如行情低迷,還可再續種一年,規避市場風險。
以上信息由吳延亮自行發布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地市: 山東菏澤
客服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 入網咨詢電話:0451-88001128 88001138 晚間入網咨詢:15546315188(17:00-20:00)
版權所有 2002 - 2018 金農網 保留所有權利
金農網客服QQ: 服務投訴:
本站中文域名:金農網.com 金農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