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3 20:30:41
來源:金農網用戶中心
以上信息由井廣福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方式
金農網農業百科
墊料對發酵床養豬來說至關重要。發酵床選用的墊料要具備兩個特征:一是碳氮比要大;二是物理特性,即吸水性和透氣性要好。
一、墊料主要成分
鋸末、稻殼、樹皮木屑、粉碎秸稈等占90%,剩下的10%是土和少量的粗鹽。要求選用沒有使用過化肥農藥的干凈泥土,鹽用量為總材料的0.3%。另外,每噸墊料用益生菌液2~5公斤。一般豬舍中墊料的總厚度為80厘米左右,冬季要厚一些,夏季相對薄一些。墊料厚度最低不能低于45厘米,單個發酵床墊料體積不少于10立方米。
二、墊料制作工藝
1.破碎粉碎。粒徑一般控制在5~50毫米為宜。對于樹枝等木質性材料,除了破碎之外,還應加以粉碎,以免粒徑過粗對豬產生機械劃傷。
2.物料混合。將選好的墊料在發酵槽內充分攪拌均勻,再加水攪拌。水分應調至50%~60%,以手用力攥能看見水但不滴水為宜,然后再進行堆積發酵。水可以用潔凈的天然水體如河道、水塘中的水,但應確定未遭病原菌或化工污染。邊灑水邊人工或用攪拌機攪拌均勻。
三、新墊料的酵熟技術
填入墊料池中的混合墊料,需要經過發酵成熟處理,即酵熟。
1.平鋪酵熟法。將分層制作好的墊料,上層均勻混合好后,適當按壓整平,上面覆蓋l層地膜或麻袋等覆蓋物。一般夏季5~7天,冬天10~15天,有發酵香味和蒸汽散出即為發酵成熟。成熟后去掉地膜24小時后即可進豬。
2.堆積酵熟法。此法便于機械操作和集中管理。將同菌種混合好的墊料原料堆積成梯形結構,冬季應覆蓋透氣性好的材料如麻袋等,使其升溫并達到保溫效果。墊料的酵熟溫度一般遵循墊料酵熟過程溫度曲線。待溫度下降平穩后,攤開墊料有清爽的酸香味,說明墊料已發酵成功,即可將墊料按高度要求鋪設。
正常酵熟過程一般在發酵第2天,其墊料溫度即可上升到40~50℃,4~7天墊料最高溫度可達70℃以上,以后逐漸降溫到45℃左右的平衡溫度。此時即表明墊料發酵成熟。一般夏天需10天左右,冬天15天左右。
四、墊料日常養護
1.墊料水分管理。墊料的水分維持在37%~45%為宜。若水分含量過高應查找原因并及時修補,同時增加人工翻動次數;若水分含量過低,要及時進行加濕噴霧補水。
2.糞尿管理。生豬有集中定點排泄糞尿的習慣。自然狀態下發酵床糞便分布不勻,糞尿集中的地方濕度大,分解速度慢。只有將糞尿與墊料混合均勻,才能保證糞尿在較短的時間內徹底分解干凈。通常保育豬可2~3天進行1次糞尿人工疏理,大中豬應該1~2天進行l次。
3.墊料通透性管理。豬只踩踏、物料顆粒分解等因素,會使墊料顆粒細化和實密化,通透性和糞尿分解速率下降。因此,要人工定期與不定期翻動墊料。一般情況下,保育豬翻動10~20厘米,育成豬翻動20~30厘米。一批豬出欄后,需要徹底將降解層翻動1次。
五、菌劑的使用
將菌劑按使用說明的用量均勻地噴灑在物料上,充分混勻后進行填料。以后當發酵床出現異味或惡臭時,可結合補充水分噴灑菌劑,但要翻動物料以保證菌劑在墊料表層分布均勻。
六、墊料的質量標準
通過高溫堆制的墊料是否符合發酵床養豬的要求,通常可以通過以下定量和定性的標準來判斷:(1)碳氮比30:1~70:1;(2)糞大腸桿菌數在100個/克以下;(3)蛔蟲卵死亡率在98%以上;(4)pH值在7.5左右;(5)物料粒徑在5~50毫米;(6)物料結構松散,手握物料松開后不粘手;(7)墊料無惡臭或其他異味。
信息說明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金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金農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金農網”。違反上述條款,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所展示的信息由買賣雙方自行提供,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布人負責。本網站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友情提醒:網上交易有風險,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見面交易,異地交易請多學、多看、多問、多了解,網上騙術多種多樣,謹防上當受騙!
5,本網刊載之所有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編輯部電話:0451-88003358 電子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