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0 09:06:26
來源:金農網用戶中心
以上信息由井廣福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方式
金農網農業百科
根、莖內部的導管變黑褐色 。 根據受害時期和嚴重程度,常見的癥狀類型有以下五種類型:黃色網紋型:葉脈變黃,葉肉部分保持綠色,葉片局部或全部呈黃色的網紋狀; 紫紅型:子葉和真葉變紫紅色或出現紫紅色斑塊,略呈萎蔫狀;黃花型:子葉或真葉出現黃色或淡黃色斑塊,隨后逐漸變褐枯死; 青枯型:葉片急性失水,青枯萎蔫致死,有時僅半邊植株青枯萎蔫;皺縮型:植株節間縮短,株型矮小,葉片深綠變厚皺縮不平。 棉花枯萎病根據受害時期和嚴重程度,常見的癥狀類型有以下五種類型:
1.黃色網紋型:葉脈變黃,葉肉部分保持綠色,葉片局部或全部呈黃色的網紋狀。
2.紫紅型:子葉和真葉變紫紅色或出現紫紅色斑塊,略呈萎蔫狀。
3.黃花型:子葉或真葉出現黃色或淡黃色斑塊,隨后逐漸變褐枯死。
4.青枯型:葉片急性失水,青枯萎蔫致死,有時僅半邊植株青枯萎蔫。
5.皺縮型:植株節間縮短,株型矮小,葉片深綠變厚皺縮不平。
枯萎病株的共同特征:根、莖內部的導管變黑褐色
棉花黃萎病的發病條件:(1)溫度 適宜的發病溫度為25-28度,高于30或低于22度時發病緩慢,高于35度不表現癥狀。(2)濕度在溫度適宜的范圍內,地溫高、光照充足、下雨天數少,發病輕;反之,如遇連陰雨,則病情加重。(3)發病和棉花的生育期有關黃萎病蕾期零星發生,花鈴期進入發病高峰。棉花進入花鈴期即長棵又現蕾、開花、結桃,對肥水的需求量大,容易因水肥供應不足,導致棉花生長不良,抗病性下降,發生黃萎病。(4)連作棉田發病重一般認為,連作棉田,病菌積累多,病害發生重;但病菌多只是一方面,由于連作導致某些營養元素缺乏,棉花發育不良,抗性下降,是發病重要的主要原因。如棉田長期使用磷肥、氮肥,棉田普遍缺鉀和微量元素,連作會加劇這些元素的缺乏,導致棉花抗性下降,發病加重。(5)土壤因素由于連年旋耕,土壤板結嚴重,透氣性差,加之地膜覆蓋,揭膜過晚,都會造成棉花根系淺,吸收能力差,棉花發育不良,抗病性下降。(6)徒長棉田發病重徒長棉花生長發育不協調,自身抗病能力下降。(7)苗病重棉田 黃萎病發生也重,棉花枯黃萎病一般苗期侵染,苗病重的棉苗病斑和傷口多,更有利于黃萎病菌的侵染。
1.保護無病區(田): 植物檢疫,不從病區調種,自選、自育無病良種,種子消毒處理。 2.消滅零星病區(田):拔除和銷毀零星病株,對病株及其周圍的土壤進行土壤處理。 3.控制輕病區(田):病田隔離,農具專用,棉花單收、單軋、不留種,病殘就地燒毀,加強棉田管理, 實行水旱輪作。 4.改造重病區:選育推廣抗病品種加強農業防治,合理控制水、肥,輔以化學防治。 棉花枯萎病菌能在棉花整個生長發育季節侵染和為害棉花,在自然條件下,苗期感病的棉株在播種后1個月左右即可顯露癥狀,定苗至現蕾期,出現第一個發病高峰,棉苗大量萎蔫、死亡,夏季高溫季節,病菌生長受到抑制,病勢發展緩慢,癥狀呈現隱蔽,至秋季多雨,氣溫下降,病蓖生長旺盛,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
一、苗期癥狀:棉枯萎病在棉花子葉期即可發病,常見的癥狀有:
1、黃色網紋型:是棉花枯萎病早期典型癥狀。棉株子葉或真葉匠葉脈褪綠,變黃,而葉肉部分仍保持綠色, 葉片局部旺現黃色網紋。葉脈變黃多由葉緣或頂部開始,逐漸向內擴展,形成塊斑。最后葉片凋萎、干枯、脫落,植株死亡。
2、黃化型:子葉或真葉多從葉緣開始,葉片的局部或全部變黃,但不呈現網紋,葉片最后枯死,脫落,葉柄和莖導管變褐。
3、紫紅型:早春氣溫偏低且不穩定,罹病棉株的子葉或真葉局部或全部變成紫紅色,大葉片上形成塊斑或全葉變為紫紅,隨之葉片枯萎,脫落,棉株死亡。紫紅病部的葉脈也呈現出紅褐色。
4、青枯型:幼苗或子葉突然失水,葉片呈現失綠,變軟,下垂,植株青枯、死亡。但葉片并不脫落,植株仍保持青綠色。
5、皺縮型:受病植株在5-6片真葉期有些葉片往往出現皺縮、畸形,葉色深綠,葉片變厚,節間縮短。病株比健株明顯變矮。但并不枯死。黃色網紋型、黃化型葉紫紅型的病株,都可出現皺縮型癥狀。
二、成株期癥狀:棉枯萎病成株期癥狀表現頗不一致,常見的是植株矮縮。病株葉片深綠,皺縮不平,葉片變厚葉緣向下卷曲,主莖和果枝節間縮短,有時旦現扭曲。有些植株受病后半邊表現病態,另半邊仍可生長,形成半邊枯萎。罹病重的棉株,早期枯死。輕病株雖可帶病存活。俁產量受到嚴懲影響。
三、枯、萎病混生病株癥狀:在棉枯、黃萎病混生病田,兩種病害可以同時侵害一個棉株,表現的癥狀就更為復雜,這樣的病株叫混生病株,癥狀叫同株混生型。同株混生型的癥狀可分為三種類型。
1、混生急性凋萎型:多在鈴期發生,同一病株上表現有枯萎病和黃萎病的兩種癥狀,有些葉片表現黃色網紋型、紫紅型或黃化型證狀,而另一些葉片則表現為黃萎病的掌狀斑駁。這種病株發病快,病勢猛,葉片迅速脫落,棉株死亡。
2、混生慢性凋萎型:同一病株苗期先出現枯萎病癥狀,植株矮縮、瘦小,有些葉片出現黃色網紋、至蕾鈴期又出現黃萎病癥狀,葉片顯露黃褐色掌狀塊斑。但病情發展緩慢,棉株一般不會迅速枯死。
3、矮生枯萎型:病株低矮,只有30-40厘米,上部葉片皺縮、變厚,葉片濃綠、葉片皺縮,但不表現其他癥狀;另一種是棉株下部葉片出現網紋塊斑,紫紅塊斑或掌狀斑駁,經分離,在同株上可有枯、黃萎兩種病原菌。 防治辦法 第一: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如:七特棉9號、八強棉18號、農喜903等。
第二:底肥提倡多施農家肥,增施磷肥、鉀肥和“六高牌”底肥王(多元微肥),以健壯植株,增強抗病能力;
第三:根據天氣預報,爭取在下雨前噴施一遍殺菌劑加營養調節劑,以及在下雨后再噴一次。以控制病情的蔓延,殺菌劑可選用:農康樂3000倍液、億為克3000倍液、安貝科3000倍液、多菌靈500倍液、高錳酸鉀800倍液等,營養調節劑可選用:農喜十效素500倍液、藍色晶典(六合一增產素) 800倍液、六高精品二氫鉀500倍液、0.3%濃度的DA-6、0.01%的蕓苔素內酯等,效果十分突出。
信息說明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金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金農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金農網”。違反上述條款,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本網所展示的信息由買賣雙方自行提供,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布人負責。本網站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友情提醒:網上交易有風險,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見面交易,異地交易請多學、多看、多問、多了解,網上騙術多種多樣,謹防上當受騙!
5,本網刊載之所有信息,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編輯部電話:0451-88003358 電子信箱:info#jinnong.cn(請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