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供應信息 > > 正文
信息類型:供應信息
信息標題:臨滄出售純的杜高犬杜高犬幼犬多少錢一只
發布時間:2017/04/10 09:21:01
信息編碼:2101759206.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科學施肥是實現水稻優質、高產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水稻施肥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實踐中一定要因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氣候因子和栽培條件等靈活掌握。大家知道:水稻對肥料的需求表現在營養時期、營養臨界期和營養最大效率期。如早稻生育期短,需肥量相對要少,施肥要早而集中。中稻、晚稻生育期較長,需肥量大,吸收強度大,則應增加追肥次數,提高追肥比例。水稻氮、磷、肥的營養臨界期一般出現在三葉期,有時氮、鉀的營養臨界期還出現在幼穗分化和幼穗形成期。水稻的營養最大效率期出現在長穗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最旺盛的階段,也是需肥的關鍵時期。據研究,每生產100公斤稻谷,約需從土壤中吸收氮素1.6-2.5公斤,磷0.8-1.2公斤,鉀2.1-3.0公斤。根據水稻的以上需肥特點,生產上要在施足基肥基礎上,切實注意施好“三肥”,即分蘗肥、穗肥、粒肥。 一、適時早施分蘗肥。水稻從移栽至幼穗開始分化前的追肥叫“分蘗肥”。分蘗肥要求追施時間早、數量足,一般分蘗肥的用量占追肥總量的50-60%。因為分蘗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營養的第一高峰期,又由于水稻生育前期氣溫、水溫、土溫都較低,養分釋放慢,追肥量太少難以滿足水稻對養分的需要。只有適時早施才利于水稻早分蘗、多分蘗,降低分蘗節位,為爭穗長、粒重創造條件。分蘗肥在水稻栽后7-10天施用,每畝施用尿素5-7公斤。底肥不足的可適當增施,但切忌過量追肥,以防中后期過旺生長,貪青晚熟。 二、巧妙施用穗肥。水稻從幼穗開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這一時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個高峰期,科學施好穗肥不僅能起到保花增粒,促進穗大粒多的作用,而且能防止貪青和倒伏的發生。在技術上要做到幾點,一是地力好、底肥足、分蘗多的田不施;二是早晨葉不掛露水,中午葉片挺直,葉色淡黃的要施;三是陰雨天不施,晴天搶施。施用時間為水稻圓稈期,每畝施尿素3-4公斤,并用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畝50公斤均勻噴于葉面。 三、酌情追施粒肥。水稻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又稱“壯籽肥”。酌情追施粒肥能有效地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增進粒重。但要注意的是,苗不黃的不施,陰雨天不施,有病害的田不施。要選擇晴天下午噴施1%的尿素溶液,或1:500倍的惠滿豐活性液肥,每畝50公斤噴霧。對于已發紋枯病、稻溫病的稻田,要選用菌核凈、異稻瘟凈、紋枯凈、農抗120、消菌靈等農藥交替噴施,及時防控。
以上信息由錢海林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錢經理(男)
聯系電話:15910000850微信同號
手機號碼:15910000850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山東
郵政編碼:272400
電子郵箱:2680875129@qq.com
信息標題:臨滄出售純的杜高犬杜高犬幼犬多少錢一只
水澆地小麥的施肥
一、配方施基肥 。 對有水澆條件的,實現小麥的高產穩產,基肥用量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左右;純氮(N)5~7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6~8公斤、氧化鉀(K2O)4~6公斤。
根據上述施肥用量,秋種做底肥施用的化肥,可從以下幾個施肥方案中任選一個施用:
方案1:畝施尿素11~15公斤,過磷酸鈣(含P2O516%)40~50公斤,氯化鉀7~10公斤。
方案2:畝施碳酸氫銨30~40公斤,過磷酸鈣(含P2O516%)40~50公斤,氯化鉀7~10公斤。
方案3:畝施三元復合肥(N、P2O5、K2O各15%)40~50公斤。
方案4:畝施磷酸二銨(或磷酸一銨)13~17公斤,尿素10公斤(或碳酸氫銨30公斤),氯化鉀7~10公斤。
選擇方案的原則是:過去施肥量高于推薦施肥量高限的、土壤肥沃的選施肥量的低限,如:常年大量施用磷肥、土壤速效磷(P)大于20PPM的、黃泛區的富鉀土壤,可取磷、鉀用量的下限,反之選高限;玉米秸稈全部還田的可取氮肥用量的上限。
對鋅、硼等微量元素缺乏或長期沒有施用過的麥田,可做基肥畝施硫酸鋅1~1.5公斤、硼砂0.5公斤。對鈣、鎂、硫有缺乏傾向或長期不施過磷酸鈣的麥田,可選用有過磷酸鈣的施肥方案。
二、普施種肥。種肥可迅速滿足幼苗對養分的需要,對形成壯苗非常有利。施用時種和肥要分開施用,以免燒種。適宜做種肥的主要品種有:尿素、磷酸二銨。施用時最好將二者按1:1混合。用量一般為種子重量的30%左右。
三、巧施追肥。長勢健壯、群體合理和旺長、群體過大的麥田,返青期至起身期一般不追肥不澆水,追肥可延遲到小麥起身至拔節期進行。麥苗長勢弱、群體過小的可適當提前追肥,第一次在返青期,畝施尿素5~7公斤,第二次在拔節后,視苗情長勢畝施尿素5~10公斤。肥力中等、群體偏少的麥田一般在拔節期稍前或拔節初期(基部第一節間伸出地面1.5~2厘米)結合澆水,視苗情長勢畝施尿素15~20公斤。地力水平高、長勢過旺、群體適宜或偏大的麥田,可適當推后到拔節中后期(基部第一節間接近定長)追肥澆水,一般畝施尿素10~15公斤為宜。
旱地小麥的施肥
在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以上的基礎上,氮、磷、鉀化肥配合施用,以獲高產。目標產量在畝產300公斤以上的地塊,化肥施用總量為:純氮10~12公斤,磷(P2O5)8~10公斤,鉀(K2O)5公斤。上述總施肥量中,將全部的有機肥、磷肥、鉀肥和70%~80%的氮肥,施作底肥。于第二年春季土壤返漿期開溝追施剩余的20%~30%的氮肥(或者小麥返青后借雨追施)。
根據上述施肥用量,秋種做底肥施用的化肥,可從以下3個施肥方案中任選一個施用:
方案1:畝施尿素16~20公斤(或碳酸氫銨40~50公斤),過磷酸鈣50~60公斤,氯化鉀8公斤。
方案2:畝施三元復合肥(N、P2O5、K2O各15%)50~70公斤。
方案3:畝施磷酸二銨(或磷酸一銨)18~22公斤,尿素8~13公斤(或碳酸氫銨22-35公斤),氯化鉀8公斤。
選擇方案的原則是:畝產量低于300公斤的旱薄地,在畝施優質有機肥2000公斤以上的基礎上,化肥施用總量取以上施肥量的低限,可不施鉀肥。過去施肥量高于推薦施肥量高限的、土壤肥沃的選施肥量的低限,相反,選高限。
對旱地小麥,春季要結合降雨及時追肥。若無降雨可將尿素用水溶解后,開溝施用。一般畝用尿素5~7.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