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供應信息 > > 正文
信息類型:供應信息
信息標題:宿遷哪里有賣羅威納的羅威納價格
發布時間:2017/04/09 18:48:16
信息編碼:4816296747.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肉用雛雞相對生長發育較快,對營養要求高,幼雛期間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善,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因此,要給予精心照料,稍有疏忽,就會發生各種疾病而死亡,生產中,必須采取預防措施,降低損失。
1、嚴格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免疫。大群密閉飼養的雛雞,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馬立克氏病、雞新城疫、雞法氏囊、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這些傳染病一旦傳染開來,就很難控制,將會導致整個雞群乃至雞場的毀滅性損失。因此,應本著預防為主的方針,必須按免疫程序進行主動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據本場或本區病源微生物種類不同而異。若引進雞苗時,須向供種單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當地沒有某種傳染病流行,應暫不接種此種疫苗,以免因接種疫苗而污染了這個地區,只有有過這種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2、及時進行藥物預防。有關統計資料表明,雞白痢是造成雛雞死亡的原因之首,球蟲病也是育雛期間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此兩病癥的流行病學,在3周齡以前的飼料中應添加抗菌藥物?稍陲暳现刑砑0.2%的土霉素和0.04%的痢特靈,以預防白痢病的發生。15日齡后就應該預防球蟲病,尤其在飼養密度大、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必須用藥物預防,可在飼料中添加30— 60ppm的氯苯胍等藥物。所用藥物一定要稱量準確、攪拌均勻,以免藥物中毒,而且一種治球蟲藥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換一次新藥,防止產生耐藥性。
3、防止溫濕度急驟變化和通氣不良。若育雛時保溫不好,用溫偏低,則雛雞較長時間內難以維持體溫平衡,嚴重者可凍死。若室內溫度過高,偶爾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也容易發生感冒;室內空氣污濁,通風換氣不夠;溫度忽高忽低,急劇變化;使用潮濕、污染的墊料和霉變的飼料;這些常常是導致幼雛肺炎的原因;有的強調保溫,空氣不流通,導致悶死;有的用高功率燈炮供溫,因濕度過高而熱死;溫度過高、濕度不夠可導致雛雞脫水,腳爪干癟。這都是由于沒有調節好育雛室內的溫度、濕度和空氣的緣故,造成育雛環境惡劣,給雛雞帶來生長遲滯、死亡的后果。以上幾個因素中,溫度最為重要,育雛期所采用的溫度,隨季節、氣候、育雛器種類、雛雞體質、日齡等情況靈活掌握,在保持育雛舍溫度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通風換氣,但切忌賊風和穿堂風,避免風直接吹到雛雞身上。濕度對雛雞的生長發育關系很大,頭10天,室內相對濕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
4、供給全價平衡飼料,預防營養性疾病。飼料品種單一,某些營養成分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種營養缺乏癥。如玉米中含鈣少,磷也不足,長期使用這種飼料幼雛會發生骨骼畸形、體質減弱;維生素D缺乏,則容易引起發育不良,喙和骨軟弱且易彎曲,腳腿軟弱無力或變形;硒和維生素E缺乏時,患白肌病,我國許多地方土壤缺硒,這些地區生產的飼料中也缺硒,因此,必須注意在飼料中添加硒的化合物。營養缺乏疾病如果不采取治療措施,會引起大批死亡。所以,凡有條件的地區和飼養場,按飼養標準供給優質全價平衡日糧,如條件限制,則應多種飼料混合飼喂,使營養得到互補。
5、嚴格消毒,預防臍部感染。孵化室、育雛室、種蛋及各種用具消毒不嚴,使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通過閉合不好的臍孔侵入卵黃囊感染發炎引起臍炎,因此,用福爾馬林熏蒸的辦法對孵化室、育雛室、種蛋及各種用具進行消毒。另外,對大肚臍雞要單獨隔開,用高于正常雞體溫2—3攝氏度的室溫精心護理,且在飼料中添加治療量的抗菌藥物,通過加強飼養管理來降低此病的死亡率。
6、適時“開飲”,防止脫水。大批飼養的雛雞,由于運輸時間過久,或是接種疫苗等準備工作,使雛雞“開飲”時間推遲太久;或是喂水時雛雞不會飲水,或飲水器孔堵塞,或飲水器太少,致使飲水不及時,雞體失水過度等引起。雛雞脫水表現為體重減輕、腳爪干癟、抽搐、眼睛下降,最后衰竭、癱瘓而倒斃。剛出殼的雛雞第一件事應是在24 小時內飲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時開始飲水,促使其新成代謝,就不會發生狂飲瀉死和脫水癱斃的現象。外運雛雞應在入舍3小時內飲5%的葡萄糖和0.1%的維生素C溶液,以增強體質,緩解應激,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出。
7、防止中毒死亡。用藥物治療和預防疾病時,計算用藥量一定要準確無誤,劑量過大會造成中毒。在飼料中添加藥物時必須攪拌均勻,應先用少量粉料拌勻,再按規定比例逐步擴大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藥物不能從飲水中給藥,以免藥物沉淀在飲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雛雞攝入量過大。切忌把飼料和農藥放在一起而造成農藥中毒;絕對不能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喂雛雞;搞好室內通風換氣,謹防煤氣中毒。以上這些如有疏忽,都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8、防止聚堆擠壓而死。聚堆擠壓而死,在雛雞階段時有發生,主要是由于:密度過大,而室溫突然降低;搬運時傾斜堆壓,稱重或接種疫苗時聚堆而沒有及時疏散;斷水、斷料時間太長,特別是斷水后再喂時發生的擁擠;突然停電或竄入鼠害等因素引起驚嚇、騷動而聚堆。所以,要按雞舍的面積定飼養量,而且要備足食槽和飲水器。在雛雞階段要進行23小時的光照、1小時黑暗的訓練,使其能適應黑暗環境。
9、加強管理,預防各種惡癖的發生。嚴重的惡癖多發生在3周齡以后,常見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預防的主要措施是在5—9 日齡時斷啄。平時應加強管理,飼養密度不能過大;配合飼料中各種營養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無機鹽和必需氨基酸;光照強度不能過強,時間不能太長。
10、防止獸害。雛雞最大的獸害是老鼠,所以,應該在育雛前統一滅鼠;進出育雛室應隨手關好門窗,門窗最好能用尼龍繩攔好;堵塞室內所有洞口。
綜上所述,雛雞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強飼養人員的責任心,嚴格各項操作規程,搞好育雛的各個環境條件,供給營養全面而平衡的飼料,嚴格防疫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就可能減少雛雞死亡數,提高育雛的成活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以上信息由錢海林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錢經理(男)
聯系電話:15910000850微信同號
手機號碼:15910000850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山東
郵政編碼:272400
電子郵箱:2680875129@qq.com
信息標題:宿遷哪里有賣羅威納的羅威納價格
馬鈴薯是一種比較耐瘠薄的作物,不論高山、平原都可以種植,它既可以當作糧食,又可以作蔬菜,素有“地下西紅柿”和“地下蘋果”的美稱,但是馬鈴薯收獲后如何正確貯藏大概多數農民朋友還不太清楚吧,為了幫助廣大農民朋友科學貯藏馬鈴薯,現在我推薦幾種馬鈴薯的貯藏方法供廣大農民參考使用。 一、首先在收獲時應選晴天,土壤適當干燥后時收獲。剛采集的薯塊,外皮柔嫩,應放在地面晾曬1-2小時,待表面稍干后收集,但夏季收獲的不能久曬,收后應放到陰涼通風的室內,窖內或蔭棚下堆放預貯,薯堆不高于0.5米,寬不超過2米,在堆放中放一排風管通風降溫,并用草苫遮光,預貯期間,視天氣情況,不定期檢查倒動薯堆以免傷熱,貯藏前應剔除病變損傷、蟲咬、雨淋,受凍以及表皮有角斑等不良薯塊。 二、貯藏方法 1、堆藏 選擇通風良好,場地干燥的倉庫,用甲醛和高錳酸鉀混合進行熏蒸消毒,經過2-4小時等煙霧消散后即可將經挑選和預冷的馬鈴薯進倉堆樁貯藏,每平方米可著地散堆750千克,四周用板條箱、籮筐或木條圍好,高約1.5米,當中放進若干制通氣筒通風散熱,此法適用于短期貯藏氣溫較低時秋馬鈴薯的貯藏。 2、埋藏 馬鈴薯怕熱、怕凍、怕碰,挖出的馬鈴薯應放在陰涼處停放20天左右,待表皮干燥后再進行埋藏。一般挖1.2米,深1.5-2.0米坑,長不限,底部墊層干沙,將馬鈴薯覆蓋5-10厘米厚干沙埋三層,表面蓋上麥草,再蓋土20厘米。溝內每隔1米左右放置一個用秸桿編織的氣筒通風透氣,通氣筒高出地面40-50厘米,嚴冬季節增加蓋土厚度,并用草簾等將通氣筒封閉堵塞,防雨雪侵入。 3、通風庫貯藏 一般散堆在庫內,堆高1.3-2米,每距2-3米垂直放一個通風筒。通風筒用?片或竹片制成柵欄狀,橫斷面積0.3*0.3米。通風筒下端要接觸地面,上端伸出薯堆,以便于通風。如果裝筐貯藏,貯藏效果也很好,貯藏期間要檢查1-2次。 4、窖藏 選地勢高、干燥、土質堅實、背風向陽的地方建窖,若是舊窖,要先晾窖7-8天降低窖內溫度,入窖前2天,把窖打掃干凈,最好把窖壁、窖底的舊土刮掉3-5厘米厚,用石灰水消毒地面和墻壁。對于種薯要嚴格選去爛薯,病薯和傷薯,將泥土清理干凈,堆放避光通風處。馬鈴薯種薯在窖內的堆放方法有堆積黑暗貯藏、薄攤散光貯藏、架藏、箱藏等?少A藏3000-3500千克,但注意 能裝得太滿,以裝到窖內容積的一半為宜,最多不超過三分之二,并注意窖口的啟閉。而且入窖后一般不要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