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金農網首頁 > 供應信息 > > 正文
信息類型:供應信息
信息標題:揭陽什么地方有賣杜高犬的
發布時間:2017/04/09 12:38:18
信息編碼:3818262945.shtml
金農網農業百科:
墊料對發酵床養豬來說至關重要。發酵床選用的墊料要具備兩個特征:一是碳氮比要大;二是物理特性,即吸水性和透氣性要好。
一、墊料主要成分
鋸末、稻殼、樹皮木屑、粉碎秸稈等占90%,剩下的10%是土和少量的粗鹽。要求選用沒有使用過化肥農藥的干凈泥土,鹽用量為總材料的0.3%。另外,每噸墊料用益生菌液2~5公斤。一般豬舍中墊料的總厚度為80厘米左右,冬季要厚一些,夏季相對薄一些。墊料厚度最低不能低于45厘米,單個發酵床墊料體積不少于10立方米。
二、墊料制作工藝
1.破碎粉碎。粒徑一般控制在5~50毫米為宜。對于樹枝等木質性材料,除了破碎之外,還應加以粉碎,以免粒徑過粗對豬產生機械劃傷。
2.物料混合。將選好的墊料在發酵槽內充分攪拌均勻,再加水攪拌。水分應調至50%~60%,以手用力攥能看見水但不滴水為宜,然后再進行堆積發酵。水可以用潔凈的天然水體如河道、水塘中的水,但應確定未遭病原菌或化工污染。邊灑水邊人工或用攪拌機攪拌均勻。
三、新墊料的酵熟技術
填入墊料池中的混合墊料,需要經過發酵成熟處理,即酵熟。
1.平鋪酵熟法。將分層制作好的墊料,上層均勻混合好后,適當按壓整平,上面覆蓋l層地膜或麻袋等覆蓋物。一般夏季5~7天,冬天10~15天,有發酵香味和蒸汽散出即為發酵成熟。成熟后去掉地膜24小時后即可進豬。
2.堆積酵熟法。此法便于機械操作和集中管理。將同菌種混合好的墊料原料堆積成梯形結構,冬季應覆蓋透氣性好的材料如麻袋等,使其升溫并達到保溫效果。墊料的酵熟溫度一般遵循墊料酵熟過程溫度曲線。待溫度下降平穩后,攤開墊料有清爽的酸香味,說明墊料已發酵成功,即可將墊料按高度要求鋪設。
正常酵熟過程一般在發酵第2天,其墊料溫度即可上升到40~50℃,4~7天墊料最高溫度可達70℃以上,以后逐漸降溫到45℃左右的平衡溫度。此時即表明墊料發酵成熟。一般夏天需10天左右,冬天15天左右。
四、墊料日常養護
1.墊料水分管理。墊料的水分維持在37%~45%為宜。若水分含量過高應查找原因并及時修補,同時增加人工翻動次數;若水分含量過低,要及時進行加濕噴霧補水。
2.糞尿管理。生豬有集中定點排泄糞尿的習慣。自然狀態下發酵床糞便分布不勻,糞尿集中的地方濕度大,分解速度慢。只有將糞尿與墊料混合均勻,才能保證糞尿在較短的時間內徹底分解干凈。通常保育豬可2~3天進行1次糞尿人工疏理,大中豬應該1~2天進行l次。
3.墊料通透性管理。豬只踩踏、物料顆粒分解等因素,會使墊料顆粒細化和實密化,通透性和糞尿分解速率下降。因此,要人工定期與不定期翻動墊料。一般情況下,保育豬翻動10~20厘米,育成豬翻動20~30厘米。一批豬出欄后,需要徹底將降解層翻動1次。
五、菌劑的使用
將菌劑按使用說明的用量均勻地噴灑在物料上,充分混勻后進行填料。以后當發酵床出現異味或惡臭時,可結合補充水分噴灑菌劑,但要翻動物料以保證菌劑在墊料表層分布均勻。
六、墊料的質量標準
通過高溫堆制的墊料是否符合發酵床養豬的要求,通常可以通過以下定量和定性的標準來判斷:(1)碳氮比30:1~70:1;(2)糞大腸桿菌數在100個/克以下;(3)蛔蟲卵死亡率在98%以上;(4)pH值在7.5左右;(5)物料粒徑在5~50毫米;(6)物料結構松散,手握物料松開后不粘手;(7)墊料無惡臭或其他異味。
以上信息由錢海林自行發布!聯系我時,請說是在“金農網”看到的,謝謝!
聯系人:錢經理(男)
聯系電話:15910000850微信同號
手機號碼:15910000850
在線QQ咨詢:
聯系地址:山東
郵政編碼:272400
電子郵箱:2680875129@qq.com
信息標題:揭陽什么地方有賣杜高犬的
絲瓜又叫天絲瓜、天羅、蠻瓜、水瓜等,原產于印度,唐朝時傳入我國。絲瓜以嫩果為食,其中蛋白質、鈣、磷、鐵等礦物質及胡蘿卜素的含量在瓜類中是較高的。絲瓜含有多種生物堿、氨基酸、皂甙、絲瓜苦味質、瓜氨酸、噴瓜素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日光溫室栽培絲瓜技術簡單,可操作性強,可實現畝產5000千克,產值超萬元的效益。是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可供選擇的比較優秀的項目之一,現將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地選種:選擇土壤疏松,遠離"三廢"無污染的田塊進行種植。選用早熟、豐產、抗病性強的品種,以減少農藥用量。黃淮地區一般選用"夏棠1號"、"五葉香絲瓜"、"早熟棒形"絲瓜、"亞華早佳"絲瓜等品種。 二、育苗移栽,科學定植。冬春茬絲瓜于10月上中旬播種,以保證在春節前形成批量商品瓜上市。播種前將種子曝曬2-3天,在55℃熱水中燙10-15分鐘,再浸種6-10小時,然后用濕布包好在30℃條件下催芽,待90%種子露白時播種。苗床土壤處理用無病土育苗,舊苗床要更換新土。苗床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晚不低于15℃,絲瓜苗第一片真葉展開時,將其移入裝有營養土的塑料營養缽中,這樣有利于培養壯苗。定植前40-45天時,選擇晴天上午定植于日光溫室中。定植前20天整地施肥,每畝施腐熟人糞尿3000千克,餅肥15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氮、磷、鉀復合肥60千克,深翻30厘米,耙后按90厘米行距起壟,上部壟寬40厘米,高20厘米,深溝高壟,有利排灌。寬窄行種植,寬行70厘米,窄行20厘米,定植株距35-40厘米。每畝栽3700株左右。定植后隨覆蓋地膜,并破孔引苗出膜。 三、定苗后的管理 1、溫度:定植后7天內少通風,以提高室內溫度,促早緩苗,緩苗后溫室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高于30℃放頂風,夜溫保持在14-16℃,若遇降溫天氣,應采用臨時加溫措施,使夜晚溫度不低于8℃。 2、肥水:以有機肥為主,少用或不用化肥,以減少化肥污染。結瓜前結合澆水,追施苗肥1次,可追施腐熟人糞尿。開花坐果后,追施1次膨瓜肥。轉入旺盛生長期,水肥需求量大增,一般每隔15天結合澆水沖施一次肥,每次每畝可沖施尿素20千克。 絲瓜對水肥需求較高,尤其在結瓜盛期,要多施肥,多澆水,這是保證豐產的關鍵。同時,在晴天上午,可適當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注意澆水后放風排濕。 3、植株調整。當絲瓜長到五片葉以上時,莖蔓開始伸長,應及時綁蔓,通常采取塑料繩吊蔓,以便于管理和降蔓。隨著莖蔓的伸長,應多次理蔓降蔓,莖蔓一般保持在1.5米左右高度水平上,以防止頂部接觸被燒傷。為了保持主蔓的生長優勢,第一雌花出現前摘除全部側蔓,之后出現的側蔓結瓜后保留一片葉及時摘心。 4、保瓜:絲瓜是異花授粉作物,在保護地栽培條件下,必須進行人工授粉。授粉時間以早上8時之前采用人工對花的辦法進行。 四、病蟲害防治。絲瓜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對于疫病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800倍液噴灑2次;炭疽病用40%炭疽福美3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750倍液高錳酸鉀噴霧,5-7天1次,連噴4次。對枯萎病可在拔掉發病植株后,立即用20%石灰水消毒,然后用100-150毫克/千克農用鏈霉素普遍噴灑3次。絲瓜的蟲害主要是蚜蟲和白粉虱,主要采用黃板誘殺的辦法,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殘留。 五、適時采收。絲瓜主要是食用嫩瓜,采收的標準是以果實內纖維未硬化,果面茸毛減少,果皮柔軟時采收。溫室絲瓜生長速度極快,一般在授粉后10-12天即可采收,采收宜在上午進行,絲瓜連續結果性強,盛果期每天采收一次。